养殖泥鳅要掌握哪些技术要点才能达到高产稳产?
感谢邀请。
泥鳅养殖是最近几年发展较快的水产养殖行业,想要入行的朋友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幼苗。养殖泥鳅最好自己育苗,如果从别的苗场进苗,在运输的时候容易造成伤亡,放养后成活率会下降,放苗前用孔雀石绿每公斤8毫克左右浸泡5分钟。
二:场地。每一块池塘不宜过大,以500平米长方形为好,这样投食方便而且均匀不容易造成***食不均的情况。
三:设施。泥鳅切记不能网箱养殖,泥鳅习惯性钻泥,网箱会摩擦泥鳅嘴部造成泥鳅嘴巴溃烂发炎而死亡。
稻田加埂养殖弊端是捕捞困难,需要到泥里一条条抓,所以可以在池塘底部及周边铺塑料薄膜,捕捞时会方便很多。
四:密度和水质。密度以每平米45尾苗为宜,水体深度60到80厘米,食物残渣和泥鳅粪便会造成水体氨氮含量升高,需要定期换水,每次换水不超过三分之一。
泥鳅养殖需要掌握哪些技术要点才能稳产高产?
泥鳅想要高产稳产不仅需要技术要求还与池塘的选址建造有关,合格的池塘在养殖中会让您事半功倍。
池塘建造:
1、选址,交通方便,水源充足,土壤保水,尽量远离居民区。
2、建造,根据地理环境建造长方形池塘。宽10至15米,长100米左右,深1.5米。池底平整,池塘两端要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池塘首尾高度差15公分左右。长方形池塘方便喂养和拉网。
池塘建好后就要投苗,建议选择人工苗,好的泥鳅苗子,规格整齐,体表无伤,抓在手里活蹦乱跳。
商品鳅养殖池塘建议放4到5公分的苗子每亩50000尾左右(各种水产养殖放苗不能看斤数,要看放的尾数)。
1、新建池塘,在放苗前4天进水肥水,培养浮游生物,苗子下塘后有天然饵料吃。
2、老池塘,需要彻底清塘后再进水培养浮游生物。
苗子尽量在早晨下塘,不要有超过3℃的温差。下塘前要对苗子消毒如碘制剂或者食盐,防止运输过程中擦伤碰伤造成的细菌感染。下塘后要使用抗应激药品如VC,下塘后一天不需要投喂,开始投喂时要先投喂卖苗厂家的饲料,然后慢慢过度到自己的饲料。
视频加载中...***是三公分泥鳅苗
养殖过程中要多使用微生物和改底药物来调节水质,定期换水,好水养好鱼。
疾病的防控,定期内服维生素、益生菌和抗菌抗***的药物(建议中草药),外泼消炎杀菌的药物。有***的情况要先杀虫。
夏季和冬季水位要保持在1.2米以上。因为泥鳅不仅有冬眠也有夏眠。
夏季中午不要投喂,水面温度较高容易灼伤泥鳅。
泥鳅越冬时整体会损失15%。
原因是1、泥鳅水花在水里不是一直游,如果不是清水,就很容易造成泥鳅腮部的堵塞。2、肥水的话敌害要比水花长的快,严重影响成活率。
水花的具体喂养方式,疾病的预防以及敌害的防控之前回答过。
如果您需要了解可私信。谢谢
11年我开始做孵化育苗,欢迎大家关注交流。
多少邀请!养殖泥鳅首先要对池塘消毒灭菌,每亩用生石灰50公斤,漂***15公斤兑水溶解后全塘泼洒。当杀菌剂降解后,才能投放鳅苗。养殖池塘靠近水域(河流、湖泊),方便池塘换水、加水,池塘要设置防逃、防天做设施。四周塘埂最好用混凝土浇注,防止泥鳅打洞逃跑,水面加盖尼龙网,防止鸟类叼食鳅苗。鳅苗最后选择当地培有的泥鳅苗,防止水土不服。
泥鳅苗投放前,用孔雀绿消毒杀菌一下再投放。亩投放5cm泥鳅苗30000尾,池塘水面养殖水葫芦、水浮莲、水花生,既可为泥鳅遮阴降温,又可净化水质。泥鳅对水质要求很高,水太肥也不行,水太清也不行,水温5°C以上适合投放泥鳅苗,如果水太肥,要及时向地内加水,气温25°C以上也要及时加水降温,防止池塘缺氧死苗。
每天坚持巡塘,发现死苗要立即长捞检查一下,防止暴发疫情。投喂饲料,应该少投多次,每次少量投喂,每天投喂3次。泥鳅饲料以专用饲料为主,也可投喂麦麸、米糠、酒糟及动物性饲料。水太瘦可适当撒点尿素、泼人粪尿,水太肥,投放密度大。要打开增氧机。投喂饲料量按体重3%——5%比例投喂。
泥鳅可一年分两批投放泥鳅苗,第二次投放泥鳅苗要规格大一点,放在精养池暂养一段时间,在第一批泥鳅捕捞上市时,再投放池塘,能提高亩产量。泥鳅饲养8个月就可上市销售。亩产值30000元左右,扣除养殖成本,亩纯利润15000元左右。
以上是长江老农个人经验分享,谨供参考。欢迎评论留言。
泥鳅屬生命較強的无鱗魚類,養殖過程中水的質量和青蛙養殖一樣嚴格,水質好坏會帶來許多細菌***,水生動物養殖水土是基礎,也是関健一環,飼料搭配投餵是産量高与低,一般養殖泥踿畝産在2500斤左右。
近年来,水产行业里又多了一个深受养殖户欢迎的养殖品种--泥鳅。泥鳅具有耐低氧、耐低温、养殖周期短等特性,使得泥鳅可以在全国大部分区域进行养殖。但随着泥鳅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养殖人员不断的增加,泥鳅也出现饱和状况,的市场行情也出现了较大的波动。正常行情好的时候能卖到9元多一斤,而行情差的时候只有7元不到。
那么养殖户要想在泥鳅养殖上达到高产和稳产,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苗种关;
要想养好泥鳅,苗种是关键。首先养殖户在苗种投放的时候就需要控制好密度,密度太低会造成产量较低;但密度太高的话相应会增加养殖管理难度,使泥鳅容易发病。通常建议养殖户每亩投放泥鳅苗6000-8000尾;其次要求投放的泥鳅苗规格为1000-1500尾/斤,这样选择苗种可以确保下塘具有较高的存活率,同时也便于养殖初期的管理。
二.水质关;
苗种投放好了等于开了一个好头,而养殖过程中水质的管理同样很关键。泥鳅养殖过程中为了确保高产量,短养殖周期会加大饲料投喂,这就会容易引起水质的恶化,尤其在养殖中后期。这就要求养殖户注重对养殖水体的管理,常规的操作方法有;定期对养殖水体进行更换,水体消毒以及使用微生物制剂来调节水质,使池塘水质保持在“肥、活、嫩、爽”的一个状态。
三.病害关;
在泥鳅的养殖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病害,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带来很大的损失。例如苗期的纤毛虫、车轮虫病,可用含“苦参碱”成分的中草药来杀灭。养殖中后期出现的“出血病”,建议使用含“苯扎溴铵”成分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再拌“恩诺沙星”到饲料里内服3-5天。
以上几点就是我们在泥鳅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泥鳅养殖其实并不难,难的是养殖户的“善始善终”,要想取得泥鳅养殖的高产和稳产,就离不开辛勤的付出和细致的管理!
| 我是小河农业创始人 | 作为虾蟹产业技术体系淮安综合试验站 | 我们专注于虾蟹养殖 |
欢迎关注头条号:湾塘谷,专家为你解答更多龙虾的相关内容。
怎样养殖泥鳅?
建池条件:泥鳅一般以单养为好。池塘要选择在向阳近水、便于管理的地方,面积一般为100平方米左右,池深80厘米,池壁要夯实,有条件的可用水泥抹光。进出水口要以铁丝网拦挡,防止泥鳅外逃。由于泥鳅有逆水上游的习性,泥鳅池四周沿口要高于池外地面,不能让地面水直接流入池内。池底宜挖面积4平方米、深50厘米的鱼溜3~4个,以利于泥鳅在盛夏水温过高时避暑。池内铺含有机质多的黏土或肥泥,厚约15厘米。
池水深度为:春、秋季30厘米,夏季50厘米。池内要种植水生植物、藻类等,以利于泥鳅生长。
培育肥水:放养泥鳅前应施足基肥,每100平方米泥鳅池均匀撒施干鸡粪40公斤,也可将鸡粪集中堆放在鱼溜内,让其发酵腐烂。水的透明度以20厘米深为宜。
放养规格:选用3厘米长的泥鳅,每100平方米泥鳅池放养15~20公斤。如有流水条件或饲养管理水平较高的,可适当多养。
饲料投喂:泥鳅是杂食性鱼类,除施肥外,应投喂动物性饲料(如蝇蛆、蚕蛹、蚯蚓、螺蛳及畜禽屠宰下脚料等)和植物性饲料(如豆渣、麦麸、米糠、豆饼等),要定时、定量、定位投喂。泥鳅的食欲与水温有关,水温在20℃以下时,以投喂植物性饲料为主(约占70%~80%);水温在20℃~25℃时,动、植物性饲料各占50%;水温在25℃~30℃时,动物性饲料应占60%~70%。每天投喂量一般为泥鳅总体重的8%,水温高时,可增至15%。可于每天下午1次投喂,也可分早晚2次投喂,以次日早晨略有剩食为度。
日常管理:注意经常换水,保持良好水质。经常堵漏洞,保水位,防泥鳅逃跑。经常施入有机肥,保持肥水。夏季在鱼溜上搭棚遮阳,冬季浅水或排水越冬。泥鳅在5℃以下时不再生长,即可收获。
1、建设场地
泥鳅人工养殖时,选择水***丰富、有黏性腐殖土、排灌方便的池塘,在进出水口位置用细孔的铁丝网拦截,防治泥鳅逃跑,放入育苗前清塘,用生石灰粉或漂***撒施消毒,重新加水后种植[_a***_]等作物。
2、放养鱼苗
泥鳅要挑选大小几乎相同、表面无伤、有活力的鱼苗,放养前在池塘中撒入少许肥料和浮游生物,放养时用食盐水清洗杀菌后放入池塘,放养密度大约在每亩5万尾左右的鱼苗。
3、配制饵料
泥鳅属于杂食性鱼类,会摄食浮游生物,也会摄食藻类,人工饲喂时以蛋白质丰富的精饲料为主,搭配水蚯蚓等动物性食物,在池塘中设置3-4个饵料台,每天定时喂食2-3次。
4、养护管理
泥鳅养殖期间需要定期换水,保持水中的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每天清理和打扫饵料台,减少细菌滋生,水温保持在22-28度最佳,另外在泥鳅的繁殖季节,亲鳅产完卵后及时捞出鱼卵,以免被泥鳅吃掉。
养泥鳅技术包括场地选择、池塘建设、放养鱼苗、配置饵料和养护管理等方面。
选择水***丰富、有黏性腐殖土的池塘养殖泥鳅,池塘面积以150-250平方米较好,水深应保持40-50厘米。池底要铺20厘米左右厚的肥泥,池壁和底部要夯实捶紧,进出水口要装防逃罩。放养前要进行清塘消毒,每亩放养鳅种2-3万尾。投喂人工饲料,投喂量可依季节不同而异。水温保持在22-28度,每天打扫饵料台。
养殖泥鳅一定要有干净的水源,并且水源还要离池塘很近。然后就是挑选健康的泥鳅苗,将泥鳅放在淡盐水里面,行动自如的就是好泥鳅。
池塘需提前用石灰粉消毒,要保证池塘的水温不超过30度,夏季高温用遮阳布遮阴,每天固定两次喂食,若吃的很快就需要加喂一次。
100平米泥鳅养殖技术?
苗种培育以土池为好,池深40~60cm,池中开挖鱼溜,以利其栖息和避暑防寒,池埂池底夯实,进、排水口设拦鱼网,池底铺垫15~20cm淤泥层,池中投放浮萍,覆盖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4。
1、池塘要求:苗种池总面积50—100平方米;池深层以40~50cm最合适;侧墙压实保证不漏水。如果有条件可以用高密度聚乙烯膜遮盖侧墙锁水防跑;水池维持10cm左右的淤泥。
2、清塘消毒杀菌:泥鳅苗下池前10天1亩撒生石灰粉60~70kg,2~3天之后加水至0.3cm深,一周之后将水放干后重新引入自来水,水位约0.2~0.3cm,随后1亩施300~500kg沤肥人和动物粪或10000~20000kg沼渣,待水绿开始变色且清晰度约15~20cm后就可以推广泥鳅苗。
3、苗种:挑选身体素质健硕、活动力好、表皮光洁、没病免伤鳅苗。
4、放养前的处理:鳅种散养前要3%-5%食盐水消毒,从而降低水霉病发生率,侵泡时长未5-10min。
5、上肥:在放苗种以前一周,在池塘边角处堆肥,方法是什么按每平米2KG畜禽养殖粪,2KG绿草测算,堆一层农家肥,铺一层绿草,再洒一层生石灰粉,上面用薄土压实。经发醇沤烂液肥当然流到池里塑造水蚤、丝泥鳅等。在喂养全过程中补施堆肥。应该根据水质里的鱼饵生物的丰欠状况来确定,鱼饵生物较少时,再施堆肥。
6、饲料挑选: 泥鳅属杂食性,能够喂食羊粪、谷糠或是麦、蝇蛆这些。
7、管理方法:每天早上要巡塘,并观察鱼种有没有鱼浮等状况,若发现死鱼一定要探寻缘故,并***取相应治疗手段。在饲养管理环节中,务必用心观察水质,及时***取培肥、加水鱼缸换水和充氧等举措。
8、水质:在泥鳅,散养后,应依据胖瘦水质及时施肥,并塑造蜉蝣生物,使水质一直处于生动的情况。水的温度可达到30时,立即进行维修谈水,提升学生们深层,减少工作中水的温度,避免鱼浮。人们发现,当泥鳅常常潜到水里咽下时,表明水里没有氧气。
9、病害防治:争取保证没病早防、得病早诊。按时用生石灰粉、漂白液全池喷撒,能改善水质预防鱼疾病的发生。要及时清除鳅池里的草花蛇、水老鼠等敌害生物。
10、打捞:秋末冬初,水的温度降到10~15℃,泥鳅摄食量减少,即可开始打捞。一般多选用排出去水面进行人工下池捕获的办法。
泥鳅人工养殖?
泥鳅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适合人工养殖。养殖泥鳅需要选择合适的养殖池塘或水池,保持水质清洁和稳定。泥鳅喜欢吃底栖生物和植物,可以提供适当的饵料,如鱼饵、蚯蚓等。养殖过程中需要控制水温、氧气和光照等环境因素,定期清理池塘,防止疾病传播。泥鳅繁殖能力强,可以通过人工控制繁殖季节和提供适宜的繁殖环境来增加产量。养殖泥鳅可以提供稳定的收入和丰富的鱼类***。
鱼缸泥鳅鱼养殖方法?
1、准备底砂。
鱼缸底部铺上五公分左右的泥土或者是细沙。泥土更适宜它们生长,但是如果铺上的都是泥土,泥鳅一旦钻入的泥土中就不再出来,就达不到观赏的效果了,所以尽量还是铺细沙比较好。
泥鳅冬天的时候要潜入河砂中进行冬眠,所以还是选取一些比较细小的沙子为好。
2、鱼缸需要加盖。
用鱼缸养泥鳅需要注意一下,因为泥鳅夜间的活动量特别大,而且它的身体细长,很容易从鱼缸的缝隙处钻出来。
并且它们对震动非常的敏感,有一点动静它们就会从鱼缸中跳出,所以要给鱼缸加一个盖子。
3、加入水草。
可以在鱼缸中放入一些水草,它既可以净化水质,同时也可以起到很好的观赏作用。但是缸中水草的数量要控制,不能够阻碍泥鳅的呼吸。
1.
鱼缸里养泥鳅要铺上一层底砂,因为如果想要再现自然界中泥鳅的生长环境的话,需要在鱼缸底部铺上5公分左右的泥土、或细砂。
2.
泥鳅原本是潜藏在水底的泥中生长的,虽说泥土是它们的最爱,这些小家伙一旦藏进去就很难再找到
3.
失去了观赏的价值,所以最好还是选用河边的细砂。
泥鳅养殖技术盆养法?
1、养殖场所
在家养殖泥鳅时,首先要准备一个水盆,在底部放上一层土,让泥鳅钻潜栖息,然后注入干净、没有污染的河水,水深保持50厘米左右,以免泥鳅缺氧死亡。
2、精心饲喂
养殖泥鳅的饲料,以糠、螺类、蚕蛹、鱼内脏为主,一天喂2次,早上6至7时及下午1时投喂,日投喂量为泥鳅体重的百分之七,注意不要一次性投放过多。
3、日常管理
水质管理工作很重要,每天要清除残饵,经常观察泥鳅吃食及活动情况,如果发现泥鳅出现肠呼吸频繁、突然停食等反常现象,应该立即换水,一般每10天换水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