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鱼养殖概况是怎样的?养殖中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大黄鱼产量在海水鱼类养殖总产量中位列首位,养殖区域主要集中在福建宁德和浙江台州宁波等沿海一带,目前使用冰鲜鱼养殖大黄鱼的现象较为普遍。同样作为肉食性鱼类的加州鲈鱼、海鲈、生鱼、金鲳早已摆脱了冰鲜鱼的束缚,而作为鱼中上品的大黄鱼,饲料整体普及率在2017年仅达到20%。往年冰鲜鱼低廉的价格和养殖户的惯性思维使得饲料推广进程缓慢,伴随着越来越多饲料企业共同参与推动大黄鱼配合饲料替代冰鲜养殖,以及国家农业部禁渔力度的越来越大,大黄鱼饲料的普及率将迅速升高!
阻碍大黄鱼养殖业发展的问题是病害频发。由于养殖户大量投喂质量无法监控的冰鲜鱼,以及有限水面上错综密布的网箱排列,导致大黄鱼养殖总体成活率很低。据集美大学教授王志勇教授测算,当前大黄鱼养殖阶段平均成活率仅为17.5%。大黄鱼养殖主要的病害问题有大黄鱼内脏白点病(***单胞菌/诺卡氏菌),大黄鱼白点病(***隐核虫),大黄鱼白鳃病(***)和肝胆综合症。福建海域8-9月份为高温期,也是病害爆发的高峰期。大黄鱼成活率较低是导致综合养殖成本偏高的主要因素。
大黄鱼养殖业发展的另一个问题是成鱼品质差,大黄鱼贵为鱼中上品,品质高卖相好的成鱼有强大的溢价潜力。野生和普通冰鲜鱼养殖的大黄鱼在形体、颜色、肉质、气味和滋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野生大黄鱼因体形优美、金鳞朱唇、肉质细嫩鲜美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而冰鲜鱼养殖的大黄鱼往往具有肥满的体形、泛白的颜色、较软的肌肉、较强的鱼腥味。在市场上冰鲜养殖的大黄鱼价格>10元/斤,仿野生养殖的大黄鱼价格>100元/斤。提高成品大黄鱼的溢价能力是未来大黄鱼养殖产业升级的关键!
大黄鱼的人工养殖技术?
为保持大黄鱼商品鱼的金黄天然体色,在养成后期,网箱上最好加盖遮阴布幕。在水流不畅、水质肥沃的连片网箱养殖区,要坚持每天早、中、晚三次检查鱼的动态,尤其是闷热天气,特别注意凌晨的巡视工作,防止缺氧死鱼。
一般每隔30天左右换洗1次。结合换洗网箱,对网箱中的养殖鱼进行挑出大与小规格的、留下中等规格的选别工作,并进行抗菌素、淡水溶液等浸泡消毒。
大黄鱼养成期间一般每天早上与傍晚各投喂1次;越冬期间(水温10℃~15℃)一般每天投喂1次;阴雨天气时,可隔天1次。
黄花鱼可不可以养殖?养殖方式有哪些?
因为黄花鱼在养殖起来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们在养殖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是***用网箱养殖的话,那么我们就需要按照黄花鱼的规格来布置网箱了,网箱中的水深一般在4米左右,其次就是我们要避免黄花鱼出现擦伤,最好的方法是选择材质比较柔软的网箱来进行养殖。
如果我们是***用池塘养殖的话,我们就需要在靠近水源的地方修剪池塘,并且还要做好池塘的消毒工作,水深保持在2米左右就行了,在最后我们还需要准备好供氧设备和调节水质的设备等,把一切准备好一周之后就能开始养殖了。
黄花鱼养殖过程?
1、养殖准备
由于黄花鱼是比较难养的,所以在养殖前就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如果是***网箱养殖的话,那么就要按照黄花鱼的规格来布置网箱,通常是网箱中的水深为四米左右,其次就是为了避免黄花鱼出现擦伤,最好是选用材质比较柔软的网箱进行养殖。如果是***用池塘养殖的话,那就需要选在靠近水源的地方,并且要对池塘进行消毒,水神保持在两米左右即可,最后就是还需要准备好供氧设备以及调节水质的设备等,一切准备周全之后就可以正式养殖了。
2、鱼种选择
黄花鱼比较珍贵,所以在选择鱼种的时候一定要非常的细心,这样可以提高黄花鱼养殖的成活率,降低损失。我们通常会选择大小均匀、健壮活泼、鳞片完整、皮肤有光泽、无内外伤并且没有病害的鱼种进行放养,这样的鱼群才有利于统一进行管理。
3、鱼种放养
在鱼种放养之前我们需要先将鱼种进行消毒,因为***购回来的鱼种身上可能会携带一些***和细菌等有害物质,如果直接放养不仅仅会污染水体还会影响鱼群的生长。通常我们会将鱼种放入福尔马林中放养半个小时左右,然后捞出放入清水中养一天左右,最后将鱼种放入网箱或池塘中进行饲养。
4、饲养管理
黄花鱼它主要是以冰冻鲐鱼参鱼为食,在饲养的时候我们需要先将饲料解冻,然后将其做成肉末状然后班上一些专门的鱼饲料,在固定的地点进行投喂。同时我们也可以适量的喂一些小鱼小虾以及扇贝类的肉类,这样可以是黄花鱼在生长的过程中有均衡的营养,不会出现营养不良的状况。刚放养的黄花鱼通常情况下,每天拖尾两次左右就好,也就是早上和晚上进行投喂,等到大了之后可以慢慢的增加饲料用量。
5、日常管理
黄花鱼的日常管理是比较重要的,它对水质的要求有点高,如果是***用池塘养殖的话每天必须进行换水并且不定时的清理池塘对池塘进行消毒杀菌,而网箱养殖则只要每次投喂之后将剩余的食物残渣捞出即可,然后不定时的清理网箱上的泥垢和脏污并且进行消毒杀菌即可。其次就是注意水深,网箱养殖需要在养殖场设立赤潮警报,这样可以及时的调整网箱的深浅,而池塘养殖每天都要换水,所以每次换水之后保持在两米深就好。最后就是对病虫害的防治,可以在饲料中拌上一些增强抗性的药剂,发现病鱼要及时捞出进行隔离治疗,同时对鱼群进行病害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