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朋友们,向日葵为什么会围着太阳转?
向日葵能闻名天下,要感激凡·高——凡·高画笔下的《向日葵》充满生命的张力,亦因向日葵“追日转头”的习性让人们联想多多。民间一直盛传,向日葵“迷恋”阳光,一生追随太阳的方向转动花盘,人们还为它编造了五花八门或凄美、或浪漫、或血腥的神话故事,来歌颂向日葵的执着和勇敢。
实际上,只有未成熟的花蕾在层层绿叶(实为苞片)的保护下,才会在白天表现出“向阳行为”,成熟时绽放的大花头一天到晚只会维持一个固定的仰望姿势,通常是面朝东方,而不管太阳走去哪儿。目前,对此比较靠谱的解释是,向日葵从花芽到花苞盛开的前期,花骨朵及附近枝叶会跟着太阳东升西落的移动而做出“滞后性”摆动,并非紧随着太阳的移动调整方位,这种向阳行为是由一类叫“生长素”的植物激素引起的。
生长素可促进植物细胞分裂、生长、伸长,其浓度与植物体的局部运动有显著关系,在一定范围内,生长素浓度越高,细胞生长越快,所以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分布不均会影响不同部位组织的生长速度,进而出现局部运动,如向日葵“转头”。
花芽花蕾期的花柄还在长身体,在单向光照***下,其向阳一侧细胞组织的生长素有所分解、浓度下降,而背阳一侧有所合成、浓度增加,并且生长素能从向光侧跑向背光侧,导致幼柄的背阳面比向阳面长得快且长,使得背阳面“压”弯了向阳面,便会出现花柄举着花骨朵斜向太阳的现象。这有助于苞片和绿叶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为嗷嗷待哺的花骨朵及时提供充足养分。
太阳下山后,向日葵苗还缓缓侧身朝向西方的落日,待夜幕笼罩大地,光照对植物体内生长素分布的影响消失殆尽,另一个始终存在的作用因子随之升级为主角,那就是重力。慢慢地,花柄背地一侧组织的生长素会被重力拉到向地一侧,致使幼柄“向地面”细胞生长速度加快,“背地面”则放缓生长脚步,结果幼柄朝背地一侧逐渐挺立,并长高一些。
次日黎明,花柄响应晨曦的召唤,又逐渐向东倾斜迎接朝阳,托举花蕾开启了新一轮的“追日”行动。随着花苞渐次开放,花柄和花盘趋于成熟,花柄里的生长素便越来越少,身子骨却越来越强壮,以至于花柄无法像昔日那样来回摆动追求光源了,而最终站成一个眺望东方的固定花姿。
“年幼纯真”的向日葵,就这样在阳光的指引下,在茎干不同侧面交替生长的过程中,一步步茁壮成长,直至开花结实。所以,撑***叶、绽放笑脸的花盘是不能明显“转头”追随太阳脚步的。在阴云密布的天气里,可能会看见向日葵“垂头丧气”地耷拉着花盘,很容易让人以为是没阳光了,它才低下头。我想,这很可能仅仅是因为这一株葵花头太重了,就算太阳出来了,恐怕它也抬不起头来……
本文内容选自《嗑:做一只会吃的松鼠》
植物的多样性决定着各自光合作用的大小,任何植物都要光合作用,随着太阳东起西落,植物按照各自特点叶绿素需要充分的光照,在这方面向日葵就被其它植物需要的光线多,为了得到充分的光线进行光合作用,始终面朝太阳,使得跟着太阳转,一直到籽粒饱满时转不动为止。
请问朋友们,向日葵为什么会围着太阳转?
不光是向日葵,任何植物都有向光性。
这个实验早在19世纪,就有伟大的科学生物学先驱、进化论的创立者奠基人,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经过实验证实了。
1831年,达尔文乘坐英国海军“小猎犬号”军舰进行了一次环绕世界的科学考察,他为了喂养带着的几只鸟,在昏暗的船舱中种了一种叫“草芦”的草,草的生长过程对于被一般平常人根本没什么,但作为科学家头脑的达尔文却注意到,草的幼苗向透射着阳光的窗户方向弯曲生长。
由此,达尔文后来做了一系列研究,证实了植物的向光性,而具有这种向光性的物质就集中在胚芽鞘的尖端上。他把这个尖端切掉或者用不透明物质包住,植物就不再向光弯曲。
由此达尔文推测,胚芽鞘尖端会分泌一种信号物质,向下输送到会弯曲的部分,就是这种信号物资导致了胚芽鞘向光弯曲。
1931年,科学家首次提取到这种物质~吲哚乙酸植物生长素(IAA)。
传统理论认为,植物向光性反应是由于生长素浓度差异分布而引起的。当植物受到光照时,生长素会从顶端向背光一侧移动,这样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就高于向光侧,背侧生长就会加快,导致茎叶向光侧弯曲。
后来的研究证明,植物的这种向光性,除了生长素IAA的作用,还有叶黄氧化素在起作用。叶黄氧化素与IAA相反,会抑制细胞生长。它与IAA共同作用,使植物产生向光性弯曲。
向日葵的生长素主要在茎尖形成,并向基部运输。当太阳光照时,向光的一侧IAA生长素向背光一侧转移,浓度变低,而背光一侧浓度变高;叶黄氧化素则相反,向光一侧浓度变高,背光一侧浓度变低。这样向日葵背光一面生长加快,就会导致向日葵往向阳一面弯曲,看起来就是葵花朵朵向太阳了。
植物向光性的机理主要还是为了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地球生物的一个基本特征,非常非常重要。科学家们通过几百年努力,才渐渐弄清楚了光合作用的部分机理,知道了光和作用决定着生物界的生死存亡。可以说没有光合作用,这个世界就没有人类及其一切生物,而阳光就是这种作用的唯一来源。
简单地说,光合作用就是通过光,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绿色植物和藻类就是通过把太阳光能转变为化学能,通过同化无机碳化物,将这些能量贮存在所形成的的有机化合物里面。
植物每年光合作用储存的太阳能,是人类所需能量的10倍。所以有人说即便没有阳光也可以人工制造灯光来给植物照明,起到光合作用。这种杯水车薪的想法是非常幼稚可笑的。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来的有机物规模十分巨大,每年都达到2200亿吨干货,人类所需的粮食、油料、纤维、木材、糖、水果等,无不来自光合作用;而人类吃的穿的一切非植物物质,也都由植物转化而来,如肉类、蛋类等;还有我们的大气层,也需要植物的光合作用来提供维护。因此,没有光合作用,这个世界就没有了生机。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经过几十亿年进化而来。
据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约从12.5亿年前,真核生物开始进化出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素开始的。光合作用的机理十分复杂,是大自然亿万年来进化之手鬼斧神工的结果。
而植物的这些向光性,包括向日葵向着太阳转的特性,就是为了更好的光合作用而进化出来的。不管是小草还是向日葵,它们都会设法迎向光明,这是生命生存的本能。
就是这样,欢迎讨论,感谢阅读。
时空通讯原创版权,侵权抄袭是不道德的行为,敬请理解合作。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虽然很多人都知道向日葵会对着太阳,但是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为什么向日葵会这么做,也不知道向日葵不总是对着太阳。
我们先说向日葵为什么会“转脖子”看着太阳。其实跟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向日葵转动花盘的原理跟人转脖子的原理是完全不一样的。
人转动脖子是依靠脖子上肌肉的收缩,而向日葵则是完全不同,它是依靠花茎的不同生长速度来实现“转脖子”的。
如下图所示,当你把向日葵切开来的时候,会发现向日葵的花茎的内部有一种被称为“生长素”的物质,简单说,这种物质多的地方,向日葵的生长速度就越快。
而向日葵内部的“生长素”会躲着太阳光——太阳从东面照过来的时候,生长素就躲到花茎的西面【如图中所示,颜色更深就代表生长素越多】,那么这个时候花茎的西面就生长的更快,在这样的生长速度差异之下,向日葵的花盘就会逐渐转朝东面了。
事实上,植物的生长速度是很快的,所以说只要速度差存在,那么这种“趋光性”就会表现为向日葵会朝向太阳了。
而不仅仅是向日葵这一种植物,很多植物都有这样的“趋光性”,比如说放在窗子边的盆栽会朝着窗子外面的方向生长,其中的原理也跟向日葵转头的原理差不多,都是生长素导致植物的茎部生长不均匀。
另外,向日葵不总是冲着太阳的。
当向日葵的花盘完全打开之后,向日葵的茎部生长就基本上停止了,所以这个时候向日葵不再会跟着太阳的方向转头了。而且向日葵本身其花粉就害怕高温,自然就不会主动“朝向”太阳。
这就是很多人会拍到向日葵背对太阳的场景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