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种植技术?
西葫芦合理定植:一般苗龄25—30天,幼苗长至2叶1心或3叶1心。壮苗标准是秧苗矮壮、叶厚柄短、根系发达。
定植时大行距60—65厘米,小行距50—55厘米,株距40厘米。定植时先按行距大小在棚内南北向划浅沟,沟深3—5厘米,再按株距顺浅沟摆好瓜苗,用片镐将两侧的土搭成高垄,垄高20厘米,宽30厘米,然后覆盖地膜,以利保温、防止水分蒸发、降低棚内湿度、减轻病害,促使秧苗健康成长。
环境调节:定植缓苗期间,棚内应保持较高的温度,白天25℃—30℃,夜间18℃—20℃;缓苗后适当降温,白天25℃,夜间12℃—15℃;坐瓜后,适当提高温度,白天25℃—28℃,夜间15℃;深冬严寒期间,中午温度应保持在28℃—30℃,以防夜温过低。寒冬过后,加大通风量,恢复严冬前的温度管理标准。
湿度、气体的调节,应结合温度的管理进行。通风降温、***用无滴膜、定植时覆盖地膜等措施,可明显降低棚内湿度。及时排出棚内的有害气体,有利于棚外二氧化碳的交换。
肥水管理:西葫芦定植后浇透水,控水到开花坐果;待第一瓜坐住后,浇第一水,以后的水分管理按浇花不浇瓜的原则进行;结瓜盛期需水量大,而在寒冬季节,应尽量少浇水或浇少水,以防降低地温。在西葫芦长势加快时,应进行追肥,配合氮、磷、钾,多施钾肥,每公顷施磷酸二铵300千克、硫酸钾400千克,以后追肥与尿素交替进行。
整枝:到生长中后期,茎蔓在地上匍匐生长,为充分接受阳光,必须***取吊蔓措施,并及时摘除病、残、老叶以及侧芽、卷须,以免发生病害和消耗过多的养分。
病虫害防治:防治霜霉病,可于发病初期用45%百菌清烟雾剂燃雾;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防治。
防治***病:要在苗期喷药灭蚜,并于发病初期选喷1.5%植病灵1000倍液,每5—7天喷1次,连喷两三次。
西葫芦种植时间和方法详细介绍?
西葫芦的种植时间和方法如下:
种植时间:西葫芦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5-30度,低于12度不能发芽,15度时发芽缓慢。因此,选择在春末夏初,气温稳定在15度以上时进行种植较为适宜。
土壤准备:西葫芦对土壤的要求不甚严格,但在有机质丰富,疏松肥沃的沙壤土中更有利于早熟丰产。因此,选择适宜的土壤进行深耕细作,保证土壤松软透气。
播种:将***播撒在土壤表面,覆土1-2厘米。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发芽。
苗期管理:西葫芦的苗期较短,需要充足的阳光,此时的日照有利于降低雌花的节位和雌花的形成。
浇水:西葫芦的根系吸收力强,较耐旱,但由于水平根系多,叶片大,蒸腾作用强,地上部需水量大,所以对土壤水分的要求较严格。一般要求土壤湿度为最大持水量的85%。
温度控制:西葫芦在瓜类蔬菜中属不抗高温而最耐寒的一类。生育期适宜的温度是15-29度。15度以下生长受抑制,10度以下停止生长。开花结果期以22-25度为宜,15度以下落花多,结果不良,32度以上的高温,花器官不能正常发育,而且易发生***病,40度以上生长发育停止。
收获:当西葫芦果实充分成熟时,即可进行收获。收获时要注意轻拿轻放,以免损伤果实。
西葫芦的种植方法和时间?
西葫芦种植时间西葫芦是一年生蔓生草本,种植时间可分为春秋二季,春季播种时间为3月份,秋季播种时间为9月份。栽培方式分露地、简易地面覆盖、保护地栽培(又分小拱棚和温室大棚栽培)等,各有其特点。
西葫芦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砂土、壤土、黏土均可栽培,土层深厚的壤土易获高产。西葫芦种植技术要点冬春西葫芦定植工作已经开始。要想在温度较低的冬季保持西葫芦高的产量和品质,需在定植后的栽培管理上下功夫,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温度管理】定植后保持高温高湿,促进缓苗,白天28-30摄氏度,夜间18-20摄氏度,不超过30摄氏度不放风。缓苗后要促根控秧,防止植株徒长,白天22-25摄氏度,超过25度时放风,20度左右关闭风口,夜间10-15摄氏度,早晨揭苫时可降到8-10摄氏度,这样有利于雌花的提早形成和开放,并可有效地控制徒长。根瓜开始膨大时,适当提高温度,白天23-28摄氏度,夜间保持12-17摄氏度,最低温度达11摄氏度以上。春季温度高时,要加大放风量,白天棚内温度不要超过30摄氏度,夜间外界温度高于12摄氏度时应昼夜放风。
肥水管理】根瓜开始膨大时(10厘米)应及时浇水,结合浇水可顺水冲施化肥,每亩施入15-20公斤磷酸二氢钾。在根瓜普遍采收,第二条瓜膨大时,进行第二次追肥,每亩追施尿素20-25公斤。以后每半月左右进行一次追肥,或隔一水追一次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