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背竹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龟背竹怎么养更好?
龟背竹适合在疏松肥沃和排水性良好的土壤中生存,这种土壤可以用腐叶土、菜园土、砂土各按照1/3比例混合配制,另外在放土之前可以在盆底放些蹄片、碎骨等作为基肥。
步骤/方式二
龟背竹适合在充足光照的条件下生存,但是不能放在强烈的阳光中暴晒,以免过强的阳光使得叶片灼伤,但是光线也不能过暗以免使得叶片颜色淡化,日常生活中可以放在散射光条件下,夏季时可将花盆摆在窗口背光之处,但冬季则需要充足阳光。
步骤/方式三
龟背竹适合在温暖的条件下生存,且不是很抗寒,最适宜其生长的温度为15-25℃左右,当冬季气温低于5℃时应该将其移到室内以免冻伤,室内温度维持在15-20℃之间即可。
养护尽量放到散射光充足的地方,避开强光直射;
浇水,龟背竹浇水的原则是见干见湿,有一半的土壤干了,马上把它浇透,不能浇水过勤,防止根系腐烂,也不能过于干旱而干根;第三点充足的养分,
配制基质:养龟背竹的土壤,应以松软、排水、透气、肥沃性良好为主。
温度适宜:适宜的生长温度是15-20℃,过冬温度不要低于6℃。注意事项:施肥时要注意用水稀释,不要给植株施加浓肥,土壤保持湿润状。
春季和秋季是龟背竹的生长季,每周浇一次水,保持盆土湿润。夏季温度高,蒸发快,可以适当增加浇水量,保持盆土湿润。冬季控制浇水量,保持盆土微干。空气干燥的时候,要经常向叶面喷水,保持湿度。
龟背竹的盆土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盆土太干或者空气干燥的情况下,会发生叶尖干枯,盆土太湿会让叶片发黄,茎部腐烂,所以浇水要控制好浇水量,也可遵守“见干见湿”的浇水原则。
龟背竹怎么养,龟背竹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温度:给它15-30℃的生长环境,最低不要低于6℃。
土壤:需要肥沃疏松且排水良好,富含有有机质的土壤最佳。
光照:要在半阴环境下养护,不能被阳光直射。
水分:要保持盆土湿润,不能有积水。
病虫害:发生蚧壳虫可用软布或牙刷擦掉。
土壤
龟背竹对于土壤要求不是很严格,龟背竹喜欢疏松肥沃,透气性,排水性良好的土壤,偏酸性的土壤,龟背竹怕积水,很容易烂掉,所以不能使用板结土和黏土,市场上买的很多营养土都适合养龟背竹,当然如果感兴趣的也可以自行配制龟背竹的营养土,配方如下:叶土3份、堆肥土3份、河沙4份混合配制成培养土,或用熟黄土2份、蜂窝煤灰1份、鸡粪1份混合拌制成培养土。
浇水
龟背竹喜温暖潮湿环境,在给龟背竹浇水的时候,应遵循“见干见湿”的浇水原则,也就是土壤表层发白的时候就要浇水,浇水至湿润就行,保持土壤“湿”,龟背竹一般日常浇水,可每天1次,夏季早、晚各一次,天气干燥时,需要向叶面及周围环境洒水洒水,保证空气清新湿润,叶片鲜艳。冬季,3~4天浇水一次,7~10天叶面喷水一次,主要是清洗叶片,保持植株常绿而清新,提高观赏价值。
施肥
龟背竹较为喜肥,要适当施肥。4月至9月每月施两次,稀液肥选用稀释的饼肥水,或者沤制的动植物粪便。肥足则叶色可人。
光照
龟背竹夏季需避开强烈的光照,但冬季应光照充足。 龟背竹适宜温度: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5~20℃,气温超过30℃或低于5℃则生长停滞。
龟背竹繁殖常用繁殖方法有三种分别是:播种、扦插、分株。其中分株繁殖方法:在5月中旬天气转暖后,剪取母本植株若干,每两节为一接穗,带叶片将基段插入盆中,以河沙或蛭石做基质,放温室及半阴处,经常保持盆土及空气湿润,温度在25℃以上时,4~6周可生根,10周可长出新芽。
防病治虫方法
龟背竹常见病害有叶斑病、灰斑病和茎枯病等,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易生介壳虫,可用刷子刷除或用1000倍氧化乐果喷杀。
龟背竹养殖方法与技术?
温度:给它15-30℃的生长环境,最低不要低于6℃。土壤:需要肥沃疏松且排水良好,富含有有机质的土壤最佳。光照:要在半阴环境下养护,不能被阳光直射。水分:要保持盆土湿润,不能有积水。病虫害:发生蚧壳虫可用软布或牙刷擦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