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鸡如何养殖?
土鸡养殖方法:
笼养:笼养土鸡时要将其放在铁丝笼中,并向其中放入取食器和饮水器,为了保证环境的干净,可以将铁笼悬空防治。
平养:分为网上平养、地上平养两种模式。
放养:每天早上将土鸡赶出圈舍活动,中午和晚上将其赶回,投喂能量类饲料。
1、笼养笼养土鸡时,要将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土鸡苗放入鸡笼中,并将鸡笼放在垫有砖块的位置,然后向其中放入取食器和饮水器,让土鸡自行取食,而且鸡笼要用透气性好的材质制作,以免环境通风性差。
2、平养平养土鸡分为网上平养、地上平养两类,网上平养指的是在距离地面30厘米的位置搭建铁丝网,将土鸡放在铁丝网上,而地上平养指的是在水泥地上铺上稻草,然后将土鸡赶入其中养殖。
3、放养放养土鸡时,要在每天早上打开鸡笼,将土鸡赶出圈舍,使其在养殖场地自由活动,捕食其中的昆虫和草籽,但中午和晚上,要将土鸡赶回鸡笼中,投喂玉米粉、米糠等食物,补充消耗的能量。
从土鸡的源头开始控制,土鸡的选种最好选择有差异化的品种,选择抗病能力强,鸡苗疫苗齐全的品种,以减少死亡率和淘汰率。只有让土鸡的成活率提高了,才能赚到更多的钱。
2、在养殖过程中,往土鸡群里放几只大公鸡,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鸡群的活跃度,大公鸡与土鸡群的比例约为1比15左右即可
土鸡苗具有耐粗饲、就巢性强和抗病力强等特性,肉质鲜美。土鸡蛋在城乡市场上非常畅销,且蛋价也高于普通鸡蛋。鸡肉、蛋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市场需求前景广阔。对于具备一定条件的农户来说,土鸡养殖成本又比较低廉,是非常适合农户和养殖场养殖的品种。
小鸡养殖的技术和方法是什么?
小鸡养殖的技术在于育雏室的管理,疫苗的接种。在育雏室里面的小鸡我们都有哪些方式进行养殖呢?
育雏室管理
1、温度
温度随着进育雏室的时间而逐渐降低,标准为进育雏室时36度,第2天晚上降到34度,第4天晚上降低至32度,第7天晚上降低至30度。从第二周开始每周降低2度,直到接近自然温度。
2、湿度
湿度保持在65%至75%之间,这是小鸡生存的最佳湿度区间。升温导致的湿度值小,或者因小鸡饮水导致的湿度增加。都需要用相应的方法保持在适应的湿度区间。
3、光照时间与强度
光照时间对于刚进育雏室2天的小鸡保持在23小时,便于小鸡熟悉环境与夜间进食。后续每2天晚上减少一小时,直到每天的光照时间保持在16小时。光照时间严禁过长,否则引起小鸡早熟,影响鸡的生长与体重。
夜间的光照强度不宜太强,在小鸡进育雏室第一周保持每15平方米一个40瓦的白炽灯泡,大约在15流明的强度左右。从第二周开始每15平方米挂一个25瓦的白炽灯泡,每平方米保持在5流明的光照强度就可以。
育雏室养殖小鸡的密度在第一周保持每平方米50只,随着小鸡的长大而逐渐减少每平方的数量。在一个月时每平方米的密度在20只左右。
5、育雏室内空气与卫生管理
室内空气的新鲜需要对育雏室进行通风换气。空气的好坏决定小鸡的健康成长与否,空气是否好也与育雏室内鸡粪的清理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及时清理鸡粪是保持空气清新的一个基础。
育雏室内的养殖方式
1、地面平养
***用地面平养,地面需要铺上垫料。垫料一定要选择干净的刨花,没有的情况下就选择锯木灰做为垫料。在使用前将垫料在太阳底下进行暴晒,做好消毒准备。平养的优势在于喂食与水方便,但小鸡常期与鸡粪接触,也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
2、立体笼养
立体笼养,小鸡与鸡粪分离,但上下层之间必须将用隔板将鸡粪接住。每天需要清理一次隔板上的鸡粪,为育雏室提供一个新鲜空气的环境打下基础。缺点在于喂食不方便,上下层的温度差较大,特别考验升温管理的布局。
3、网面平养
网面平养***了地面平养与立体笼养的优点,小鸡与粪便分离,不容易感染生病。在网面喂食比在立体笼内喂食方便。并且升温管道的布局可以合理让网面的受热程度均匀。
小鸡的养殖方式需要通过实际情况来选择。确定好养殖方式后将育雏室管理的5个要点做好,养殖鸡就成功了一大半。
小鸡养殖技术
1. 进雏前一周育雏舍打扫干净。用2%火碱溶液对地面和墙壁进行消毒。再按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15ml、高锰酸钾7.5g熏蒸,密封24小时后放净烟雾。饲槽、饮水器等用具可用1%火碱溶液消毒,然后用清水冲洗,晒干备用。
2. 雏鸡进舍后先饮水,后开食。3周内的雏鸡可饮16℃的温开水。头一天饮5-8%葡萄糖水或白糖水,中间饮一次0.02%的高锰酸钾水。从第二天起饮5-7天的0.02%痢特灵水,以后饮清洁水。
3.饮水2-3小时后开食,开食可用碎米、碎小麦、碎玉米和小米等均可。此方可用小米或玉米面煮成八分熟,再拌入蛋黄(10-12只雏鸡一个蛋黄)作为开食饲料,3天后改喂配合饲料,也可一开食就饲喂配合饲料或颗粒饲料。可将饲料撒在塑料布上或牛皮纸上,用手轻敲塑料训练***食。7日龄后改用饲槽或料塔饲喂。1-3日龄自由***食,4-7日龄每昼夜喂8次,2周龄日喂6-7次,3-4周龄日喂5次,5-6周龄日喂4次。
4.温度适宜,第一周育雏室温度为32-34℃,以后根据季节每周降低2-3℃,当第4周温度降至18-21℃时即可脱温。脱温后如遇降温天气仍需给温。
5.10日龄内相对湿度以65-70%为宜。10日龄后使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
6.第一周龄24小时光照,第2周龄16-19小时,以后每天逐渐减少光照时间,到3-6周龄每天光照8小时。1-3日龄光照强度开始时每15m2用25W灯泡1个。灯与灯距离3m,灯与地面距离2m。
7.密度合理,平养的适宜密度:1-2周,25-40只/m2;3-4周,15-25只/m2;5-6周,10-15只/m2。
8.加强日常管理,做好通风换气。
9.防疫灭病,严格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注射,搞好鸡新城疫、法氏囊、鸡痘等疾病的预防注射。平时搞好鸡舍卫生,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发现病鸡及时隔离治疗,确保鸡群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