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建田螺的养殖场地?
田螺养殖技术:
1、养殖场所:田螺养殖场地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腐殖质土壤及交通方便的地方。最好有流水。养殖池建造。
螺池规格一般宽1.5-1.6米,长度10-15米,也可以地形为准。池子四周作埂,埂高50厘米左右。池水两头开设进出水口,并安装好拦网,以防田螺逃逸。
2、饲养投放:养殖池先投施些粪便,以培养游浮生物为田螺提供饵料。施肥量视螺池底质肥瘦而定。田螺放入池后,投喂青菜、米糠、鱼内脏或菜饼、豆饼等。
青角、鱼内脏要切碎与米糠等饲料拌匀投喂。菜饼、豆饼等要浸泡变软,以便于田螺摄食。投喂量视田螺摄食情况而定。
一般按田螺总量的1%-3%计算,每2-3天投喂一次。投喂时间每天上午,投饵的位置不必固定,饲料隔天投放。当温度低于15℃或高于30℃时,不需投饵。
3、水质调整:一是螺池要经常注入新水,以调节水质,特别是繁殖季节,最好保持池水流动,尤其是高温季节,***取流水养殖效果更好。在春秋季节以微流水养殖为好。
螺池水深度需常保持30厘米左右。二是调节水的酸碱度。当池水pH值偏低时,每平方米施生石灰0.15-0.18公斤,每隔10-15天撒一次,使池水pH值保持7-8。
田螺养殖置地在哪里?
田螺喜栖息于底泥富含腐殖质的水域环境,如水草繁茂的湖泊、池沼、田洼或缓流的河沟等水体中,常以泥土中的微生物和腐殖质及水中浮游植物、幼嫩水生植物、青苔等为食,也喜食人工饲料,如蔬果、菜叶、米糠、麦麸、豆粉(饼)和各种动物下脚料等。田螺耐寒而畏热,其生活的适宜温度为20~28℃,水温低于10℃或高于30℃即停止摄食、钻入泥土、草丛避寒避暑。当水温超过40℃,田螺即被烫死。在干旱的季节,它将软体部完全缩入壳内,借以减少水分蒸发;在寒冷的冬季,它会钻入泥土中不食不动,呈冬眠状态。待到春暖时期,气温上升到适合它活动时,即将头足伸出壳外爬行。 它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0~26度时,此时它摄食最旺盛,生长也最快。当水温升至30度时,即停止进食。它不耐高温,但却十分耐寒,严寒季节它会掘穴越冬繁殖。
中国最大田螺养殖基地?
湖南水生田螺养殖场成立于年。是一家其他,湖南水生田螺养殖场法人是,主要面象全国市场,客户群为中小型企业。员工人数81人,公司经营模式为其他,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发展中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主营范围:,凭借专业的水平和成熟的技术。
象州县新大陆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放眼望去,一条条田间小道纵横交织,十多座蔬菜大棚错落有致,大棚内成熟的辣椒挂满枝头……处处散发着生机和活力。
新大陆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田螺养殖基地
在新大陆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新开挖的20亩田螺养殖基地里,工人们正在把种螺撒进里面。基地负责人告诉我们,现在投放的第二批种螺,前几天已经投放了一批,3—4个月后,基地的田螺就可以上市了。据估算,田螺养殖每亩年可收获1500公斤左右,每公斤批发价可达10元左右。
田螺养殖最多的地方?
一般田螺的养殖离不开水田,湖南水田最多,所以湖南的田螺也是最多的,田螺学名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 Gray),在我国各地的淡水湖泊、水库、稻田、池塘沟渠均广泛分布。因其肉嫩味美、营养丰富,且有清热止渴、明目等食疗功效,成为人们喜爱的水产品之一,特别是南方人把它作为席上佳肴。[
田螺的产地分布在中国大部分地区。田螺是腹足类软体动物,喜欢生活在冬暖夏凉、底质柔软、饵料丰富、水质清新的水域,特别喜欢集中在微流水的地方,田螺食性杂,欢夜间活动和饮食,仔螺出生后生长迅速,一年内发育成熟,每年4-9月是分娩季节。喜栖息在底泥富含腐殖质的水域环境中。
一般田螺的养殖离不开水田,湖南水田最多,所以湖南的田螺也是最多的。
田螺养殖场地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腐殖质土壤及交通方便的地方。最好有流水。养殖池建造。螺池规格一般宽1.5-1.6m,长度10-15m,也可以地形为准。池子四周作埂,埂高50cm左右。池水两头开设进出水口,并安装好拦网,以防田螺逃逸。同时,在养殖池中间稀栽种茭白等水生植物,这不仅可提高土地产出率,而且又为它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