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石斑养殖?
1.饲料与投喂技术?可使用新鲜或冰冻无变质的杂鱼和营养均衡的石斑鱼配合饲料饲养。
杂鱼投喂应根据鱼体大小切成小块,冰冻鱼要经彻底解冻后才能投喂。
随着石斑鱼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饲料杂鱼供应日趋紧张,且杂鱼质量难以保证,建议推广优质人工配合饲料喂养龙胆石斑鱼。
鱼苗放入池塘的第二天开始试投喂,投喂量视鱼的摄食情况来确定,摄食度以七八分饱为宜,一般每次投喂量约占体重的3%~5%。
投喂***取"慢一快一慢"的方式,待鱼群抢食完再投,切不可一次将饲料倾倒入池塘,投喂时尽量撒开、撒匀,尽可能使鱼都有摄食的机会。
每次投喂前应发出投喂信号(如敲击护坡等),并逐渐形成习惯。
投喂次数为养殖前期2个月内,每天投1次,投喂时间下午5时左右;后期连续投喂2天停1天或投喂1天停1天。
高温季节时,饲养水温较高,可在日出前或日落后投饵;冬季水温低于18℃时,可在日出后或日落前投饵。
鱼不上浮抢食,则不投饵。
发生病害时,减少投饵或不投饵。
许多资料称石斑鱼拒不吃掉在水底的饲料,但笔者在饲养龙胆石斑鱼过程中发现,它们很多时候都会摄食掉在水底或放在饲料台内的饲料。
2.水质管理?池塘的水质应保持嫩、爽,水色呈黄绿色或黄褐色,要注意观察水环境变化情况,定期检测池水pH、水温、盐度、溶解氧等理化因子。
水质的调控可通过换水量和使用微生物制剂实现。
换水量的多少可根据池水透明度及其它水质因子的变化情况而定,透明度应保持在25~40厘米。
3.日常管理?坚持每天早晚巡塘,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如发现鱼离群、游动异常等不正常行为,应及时***取对应措施。
发现死鱼、病鱼及时捞取并深埋,保持水质清新。
此外还要做好每天的生产记录。
4.病害防治?在幼苗饲养中,冬季水温降低时易发生车轮虫、纤毛虫等***,故平时应注意水体消毒,最好每半月用生石灰或氯制剂进行消毒一次。
池塘养殖
1、养殖池条件:池塘可在垦区内的低、中潮区挖地建池或利用原有的对虾养殖池修建而成。条件要求为:(1)底质以沙质、半沙质为好,硬泥底也可以;(2)周围海区水质无污染,透明度高;(3)鱼池面积5-10亩为宜,池水水深1米以上。
2、清塘及人工鱼礁投放,鱼池经曝晒、清淤后,在池底铺设一些乱石或投放些有穿空的废旧轮胎,瓦水筒等,以适应石斑鱼喜钻洞的习性。
3、鱼种放养。养殖的鱼种要求活力强,无病,体色偏黑色,并进行大小分养。放养密度必须因地制宜,一般鱼种规格100克/尾左右,每平方米可放养0.5尾左右。
4、饲养管理
(1)饵料投喂。饵料以新鲜小杂鱼为主,最好为活饵,并依鱼种规格,切成大小适宜的块状投喂。投喂时,***取定量投喂,一般前期占鱼体重的10-15%,后期为5-10%。
投饵时间以早上5-6时和晚上7-8时为佳。
为了节约成本,可以在养殖石斑鱼的鱼池中投入白虾自繁自养或罗非鱼夏花鱼种混养,石斑鱼的残饵和粪便作为白虾和罗非鱼的饵料,而白虾和罗非鱼是石斑鱼的优质饵料,使鱼塘生态取得平衡。
(2)日常管理。石斑鱼对水环境条件的变化很敏感,日常管理要注意。养殖时要求水温在14-30℃,盐度12-35%,PH值7.8-8.4,溶解氧4毫克/升以上,并要求日变化幅度不能过大,日换水量一般要求1/3-1/4;在养殖过程中,如果水的交换条件差,放养密度又过大,就容易发生缺氧浮头,要及时***取机械抽水或增氧机增氧。另外,要经常巡塘,注意安全生产。
(3)收获。石斑鱼对低温忍耐力较差,一般宜在寒流未临前完成收捕。对少数未达商品规格的石斑鱼应作越冬处理。
小溪石斑鱼养殖技术和环境?
小溪石斑鱼在淡水中生长,也可在盐度为10‰以下海水中生长,适温范围在25~30℃间,当水温下降至20℃时摄食明显减少,水温下降至15℃时身体失去平衡,故冬季期间池水会降至15℃以下的地区不适合养殖,越冬期间淡水石斑鱼生长的水温在19℃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