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晒干泡茶喝有什么好处.叶与梗的药性一样吗?
夏枯草晒干泡茶有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的功效。对肝火旺引起的头痛头晕、目赤肿痛有好处。与一些药物配伍还可以治疗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等疾病。夏枯草对高血压有一定的疗效。一般夏枯草是叶与梗一起入药,药性一样。可以全草入药.泡出来水有苦味。
夏枯草如何正确选购呢?
夏枯草为双子叶植物唇形科植物,有对生苞片2 片,呈扇形,先端尖尾状,脉纹明显,外表面有白毛。每一苞片内有花3 朵,花冠多已脱落,宿萼二唇形,内有小坚果4 枚,卵圆形,棕色,尖端有白色突起。体轻质脆,微有清香气,味淡。
农村常见的夏枯草,有什么药用价值?
每年到暑天时候,我就经常用夏枯草当茶喝,喝完后脸上感觉凉嗖嗖的可凉快了,还能解暑清凉,它还能消肿散结,治疗乳腺增生。所以这么好一到夏天我一定拿它泡茶喝。(我每次大概是用100克,量少感觉不到凉,夏枯草药店有,价格不贵。如果从来没有用过,先买200克试试也就是几块钱。)
夏枯草能清肝火,治乳腺增生,煎水或者冲泡味道不算难喝,很多凉茶里常常用到,如果觉得味道不能接受就放几片茶叶。
广州夏天的时候街头流行一款凉茶叫:夏枯草凉茶,不知道你们喝过吗?它是由夏枯草、鸡骨草、桂圆、甘草、茶叶、杏仁组成,能清肝泄火,肝火旺脾气急的最宜。具体用量我不知道多少,这些药都很是平和,适合大多数人。
还有一个养生粥不错,想分享给大家:将夏枯草洗净切段,装入干净的布袋,加水适量,文火熬成药汁兑适量水放入大米、猪肉、旺火煮沸该小火至成粥,这道粥口感香滑,有助于增强免疫力、补肝明目、补养血脉、滋养容颜。根据身体大概多少自己掌握吧!
肝火上炎导致头昏目眩、目赤肿痛的取夏枯草、菊花各10~15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高血压兼有面红目赤或头顶痛:夏枯草10克、桑叶10克、菊花15克开水泡代茶饮。
治眼珠疼痛或有冷泪不止,怕见光等症:夏枯草15克、香附30克研末,每天取3克,用醋茶水(即把醋加到泡好的茶水里,按照自己口味适量即可)调服。
治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取60克或90克鲜夏枯草,用水煎服,可消肿散结。
治脚跟痛:将夏枯草50克浸入1000毫升食醋里2~4小时,再连同食醋煮沸15分钟,趁温热用来泡脚半小时,每天1~2次。
治瘰疠、瘿瘤、乳痈等:取夏枯草60克沸水冲泡闷15分钟当茶喝,但平时脾胃虚寒的人最好不要喝这道茶了,因为夏枯草是性寒凉之品。
夏枯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味寒、苦、辛。具有清肝泄火,散结消肿,清热解毒,化痰止咳,凉血止血的功效。
在我们农村,田边路坎的随时可见,每到夏天,很为人都会扯上一些来哂干,用来当茶喝,偶尔凶能够应应急。
欢迎关注正哥,持续获得关于临床、养生、科普和教育的专业解读。
对于夏枯草,正哥是最有发言权的,正哥不仅儿时经常采摘野生的夏枯草,在老家也大田种植过夏枯草,而且也见证过野生的夏枯草从遍地都是到一株难觅的***衰退过程。
夏枯草为唇形科植物,以全草或带花的果穗入药。一般在公历六月份夏至前后绝大多数花开过之后采收,古人观察其冬至后发生,夏至时枯瘁,故得名夏枯草。夏枯草入药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神农本草经》里面就有记载,现在的应用更为广泛,2014年还曾经进入卫生部“药食两用中药名单”,国内凉茶巨头加多宝、王老吉、和其正的配方里都有夏枯草,可以说几乎每个国人都饮用过夏枯草。
夏枯草味苦、辛,性寒。归肝、胆经。功效清热泻火、软坚散结、清肝明目、散瘀止痛等。早在《神农本草经》里就记在“主治寒热,瘰疬,鼠瘘,头疮,破症,散瘿结气,脚肿湿痹”。可用于治疗瘰疬、疮疡、瘿瘤、肿瘤、目暗羞明、迎风流泪、眼珠疼痛等。尤其是对于其治疗眼珠疼痛、迎风流泪,备受历代医家推崇,如一代医学巨擘朱丹溪认为:善补养厥阴血脉之功,能治肝虚目疼、冷泪不止、羞明怕日、久甚昏花。用夏枯草五钱、香附子一两,研细为散,茶调下咽,服之诚有神功。娄全善认为:夏枯草治目珠疼,至夜则甚者,神效。或用苦寒药点之反甚者,亦神效。
由于夏枯草卓著的疗效,在现代也备受医家的推崇,列举一个关于夏枯草的医案医话以供读者中的医师同行交流。
刘渡舟教授有一个朋友贾医生,治疗一例大头瘟的病人,头面肿痛,时发寒热,脉见浮弦而数。辨为温热时邪上犯,开了普济消毒饮原方,以为已操必胜之卷。结果非但头面肿痛未减,而且两腮竟也红肿疼痛。其时师兄许君恰巧登门来访,遂告其惑。许君诊察病人后,即在原方中加入夏枯草30克,病人服用后头面肿痛即消,两腮红肿亦退,由是而愈。师兄说,此证用普济消毒饮的确不误,但脉见弦象,且又颐下作肿,乃是少阳郁结所致,今加夏枯草清其肝胆郁热,则邪热无容身之处,故可毕其全功。
前面提到野生的夏枯草和种植的夏枯草有何区别,相信很多人不太清楚。野生的夏枯草相对来讲植株比较旺盛,但是花穗稀少,而且果穗的长度较短,以全草入药更好。种植的夏枯草植株相对矮小,但是果穗较长,以果穗入药为佳。但是有很多农户种植夏枯草的过程中为了让果穗更长,会喷洒一些植物激素类药物,对药效的影响不得而知。另外由于掠夺式的开发,现在很多地方野生夏枯草已经难觅踪影,实为可惜。
农村常见的夏枯草,有什么药用价值?
夏枯草是分布在我国陕西、甘肃、新疆和华中、华南地区部分省区的一种多年生草本,常生长在荒地、草地、潮湿的山坡路旁、溪流边。是唇形科植物。夏枯草这个名称来源于《本经》;在《本草纲目》记载为铁色草;在古籍《植物名实图考》中记载为铁线夏枯草;在《滇南本草》中记载为麦夏苦。当然别名还有很多了,就说明夏枯草从古到今一直是研究利用的一种有用草本植物。
夏枯草的外形特点:矮小草本,高二十到三十公分,茎干直立,自基部多分叉,四棱形,绿色或紫色;根茎匍匐,节上生长须根。叶对生,叶片卵状长圆形,长三公分左右,顶端秃,基部逐渐变窄,叶边全缘或稍波状,表面暗绿色,背面浅绿色。轮伞花序密集组成穗状花序顶生,花唇形,花冠紫色、蓝紫色或红紫色,四到六月开花。
果实为小坚果,浅黄色,七到十月果实成熟。
夏枯草自古就是一种常用草药,全草可作药材,据《滇南本草》记载:它的“味苦,微辛,性微温,驱肝风,行经络。”。现代医学对夏枯草进行大量研究,据测定,夏枯草含有三萜、甾醇、黄酮、有机酸、香豆素等化学成分,具有抗炎、抗菌、抗***、免疫调节的多种药理作用,有重要医学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