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养殖怎么养好?
好养。
田螺适应能力强,农村许多平坦的溪滩、河渠、坑、池塘、稻田、人工建设水泥池等水体都可放养。田螺池尺寸通常为10-15米长,1.5-1.6米宽,具体尺寸可按地形来决定。池子的四周还要做埂,高度约为50厘米。在水池的两端设置进出的水口,并安装防逃网以防止田螺逃走。同时,在养殖池子中间种植一些浮游植物,有利于环境的改善。
1、场地:养殖田螺需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腐殖质土壤及交通方便的地方,养殖池底部需要有10厘米厚的肥泥,周围要有护栏,防止田螺逃跑。
2、投放:将养殖池消毒之后,选择晴朗的天气将田螺投放在池底。
3、管理:定期给田螺投喂米糠、菜屑、瓜叶、动物尸体以及商品饲料等食物,但注意投喂量不宜过多,否则会影响水质。
田螺养殖?
一、田螺苗
对于田螺苗,最好是找正规商家或者熟人购买,有什么不懂的,一定要在购买时,向商家或者熟人咨询了解。
二、饲养环境
可以用专池养殖的池塘,要满足面积小、土质松软、水源充足三个特点。
在池塘内可以种些茭笋、慈菇等水生植物,这样既能提高池塘利用率,又能为田螺生长创造隐蔽的生长环境。
【注意事项】:保证池塘水质干净,对含有大量铁质和硫质的水源,千万不能使用。
三、饲养最佳温度、深度
1、最佳温度
田螺饲养最佳水温在20-26度范围内,而且田螺在最佳温度里摄食量也旺盛。当水温位于30-33度时,田螺会出现潜土现象,主要是由于气温高,而进入土里避暑,这样不食不动,不利于田螺生长,而且肉质也不好,因此在养殖户一定要控制好水温,保证水温处于26度以下。
2、深度
田螺养殖深度一般情况在30cm,但冬季由于温度低,可以下降至20cm左右进行饲养,这样不仅能满足田螺生育,还能防御敌害。
四、稻田养殖
由于稻田里有机质肥料和杂草,能供应田螺食用,在饲养密度比较大时,则可以人工投喂饵料。稻田养殖既能为田螺提供隐蔽之处,又能维持夏季田螺生长,但在用药方面避免使用农药。
五、混合饲养
1、在稻田兼养田螺时,要选择全年不干枯且土壤湿润的田地,这样有利于田螺生长。
2、田螺可以跟一龄鲤鱼种混养,投喂鲤鱼的饲料在泥土中分解之后,可以作为田螺饲料,节约饲养成本。需要注意的是,田螺不能跟二龄鲤鱼混养,因为二龄鲤鱼会吞食田螺仔贝。
3、田螺还可以与其他鱼类或水生动物混养。
六、田螺成长
在一般情况下,田螺三四个月时期,生长最快,之后逐渐缓慢生长,在第二年后则不再生长,因此在田螺生长期,养殖户要充分投饵,这样才能养殖出螺肉大且柔软味美的田螺,产量及销售自然也随着提高。
七、捕获方法
1、用手伸入池中捞取
这种方法不仅捕获效率慢,而且消耗体力。
2、手抄网捕获
既能减少人力,又能提高捕获率。使用直径为20cm,网目2.8cm的网,在捕捞时可让个体小的漏网于池中继续养殖,如果养殖池塘太大,田螺不集中,则可以用用炒熟的米糠混以粘土捏成团状,投入池中,田螺闻到香味就会群集摄食,这时可拾大留小或用网具捕获。
1、池塘选择
养殖田螺最好在选择在室外的土池进行,面积一般不超过300㎡,土壤需要软泥底,且腐殖质越多越好。水深一般在40-50cm左右,以微流的水状态为最佳。
2、繁殖要点
田螺为胎生动物,南方每年4-5月和9-11月是繁殖期,雌螺一般是分批产子,每只田螺每次可产20-30个仔螺,母螺产仔后需要14-16个月才能够再次进行繁殖,刚产出的仔螺一般重0.5-1.5g,大约养殖6个月左右就可达3-5g以上,9个月左右就可以达9g左右。
3、投料饲养
田螺为杂食性动物,米糠、菜屑、瓜叶、动物尸体及商品饲料都可进行投喂,一般以水生植物类、土壤腐殖类、蔬菜瓜皮等为主食。在肥沃的水田,鱼螺混养或者水面放养红萍、绿萍、水葫芦等洼地,也可以少投或者不投饲料。
4、日常管理
养殖户要视天气的变化调节好水质、水温,控制好水位,保证水中有足够的含氧量。夏季田螺摄食较为旺盛,气温高,除了提前在水中种植水生植物以遮荫避暑外,还要***用半流水式的养殖方式,降低水温,增加氧气。
在养殖田螺的过程中,养殖户们还需要***取措施来预防鸟、猫、鼠类等天敌伤害田螺,以免降低养殖效益。田螺在捕捞的时候,要有选择的捞取成螺,多留母螺,可以分批进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