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鱼怎么养在鱼缸?
七星鱼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冷水观赏鱼,在生物学的习性上来看,和我们常见的黑鱼比较接近,用鱼缸是养七星鱼,主要是保持水质的稳定,空间相对来说要开阔一些,尤其是光线不能太强烈,适当保持昏暗的光线,在鱼缸饲养水中做好底沙的铺设。
1.
鱼缸:七星鱼的个体虽然不大,但比较好动,用鱼缸养七星鱼最好用大一点的鱼缸或水族箱,这样能给七星鱼提供较大的空间,材质方面不管是玻璃缸、陶瓷缸还是塑料缸均可。
2.
养水:七星鱼对水环境有极强的适应性,但水质条件良好更利于七星鱼生存,最适水温16~30℃,临界水温0~41℃,若用自来水养七星鱼最好是先暴晒或静置2~3天后再使用。
3.
喂食:七星鱼是肉食性鱼类,主要以水生昆虫、小型鱼类、虾类、蛙类等为食,人工饲养时饲料以小杂鱼、虾类、蚯蚓、红虫等鲜活物为主,每天喂两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
4.
换水:七星鱼要定期换水以保证水质,否则容易因水质过差而诱发病害,夏季可3~4天换一次水,春、秋季可每周换一次水,冬季每半个月换一次水,每次换掉约三分之一即可。
10~15厘米长的幼鱼可以饲养在群落型的水族箱中,随着体型变大,只能饲养在很大的品种水箱中,并且最好别跟其它大型热带鱼混养,因为这种鱼性格残暴,它们多在夜间行凶,有时会吃掉看起来无法吞下的大鱼因为七星鱼是大型热带鱼,所以喜欢弱酸性至中性的半软水,适宜水温23~28℃,食性杂,以动物性食物为主。
2.
平时喂给的食物以野杂鱼和小虾等易得到的活饵为主,从小养大的七星刀能接受碎肉和鱼块。每周喂给2、3次就可以了。
七星鱼高密度养殖方法?
1、鱼池建造:池塘需要建在水源比较足,水质非常好,排水和灌水较方便的地方。池塘的底部需要放一些竹筒,以便鱼苗休息。池塘的排水口和进水口需要用网目小的网堵住,以防止鱼苗逃跑。
2、苗种放养:放养的鱼苗需要鱼体没有损伤、身体健康、大小一致的鱼。鱼体长度在3厘米以下的鱼苗,需要在水深20厘米-50厘米,面积在10平米的水泥池里培养,1平方米可以放养1000尾-1500尾。在鱼苗生长到5厘米长时,需要转到大一些的池子里,放养的密度是,1平米放养20尾-50尾,最多不能超过100尾,放养太多会影响生长。
水质:养殖七星鱼,需要保持它们生活的水质清洁。鱼池不仅要空间充足,还要安装过滤器,保持水质
清洁。饲养者可以10-20天左右换一次水,每次换掉三分之一就可以。
喂食:七星鱼在幼年阶段可以投喂一些水蚤、水蚯蚓等,长大一些就可以投喂冰鲜的鱼虾、红虫、黄粉虫等。每天喂2次,每次喂食的量占鱼儿体重的5%。
养殖方法,放养的七星鱼鱼苗要求无病无伤、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体长有5厘米以下的鱼苗,先放于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下,水深20—50厘米的水泥池中培育,每平方米可放体长2厘米的鱼苗2000—50O0尾。当鱼苗长至体长5厘米以上规格时,可转人大池养殖,每平方米放养20—50尾,高的可达100尾。
饲养投喂
七星鱼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喜吃动物性饲料,鱼苗阶段(体长在4厘米以下)以投喂水蚤、丰年虫、水蚯蚓为主,也可投喂肉糜、蛋黄等。随着鱼的长大食性也发生改变,动植物饲料都能吃,但仍偏爱动物性饲料。动物性饲料包括:蚯蚓、蝇蛆;黄粉虫、螺蚌肉、蚕蛹、鱼虾、畜离肉及内脏等。在动物性饲料缺乏时,也吃植物性饲料,如玉米粉、花生麦粉、豆渣、米饭、面条等。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特别是大规模养殖时,利用人工配合饲料饲养七星鱼尤为重要。鱼苗种阶段投喂粉状配合饲料(最好是经过微粉碎机粉碎,粘性强的饲料),要求粗蛋白含量在40—45%,待长至10厘米后转喂成形的颗粒饲料,粗蛋白含量为38—42%。无论投喂何种饲料,都要做到定时、定量、定质、定位喂鱼,并在池中设置食台。日投饲量要根据水温、天气变化和鱼的摄食情况来确定,一般为鱼体重的3一10%,每天喂2次,上午8—9时一次,下午6时左右一次。饲料投喂要适量,以鱼吃饱为准,防止剩余饲料污染水质。
水质管理
在养殖期间要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换注新水,每次换水量最多占池水的——半,并及时排掉污物、残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