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养殖泥鳅?
我给介绍一下养泥鳅怎么养
1、泥鳅属温水性鱼类,生泛在15。c~3。C范围内,饲养在最适合24~27。C的温度范围。
2、雌雄泥鳅的鉴别方沄,可观基外表雄的头尖,胸鮨窄长,身体与尾瑞一样粗细,尾尖上翘鳍条基部有一骨质薄片;雌的头呈椭圆平型。雌鳅的产卵力极强,一条雌鳅初复至初能产4000粒以上的卵,一般年产2~3次,产卵万粒以上。
3、泥鳅属杂食性鱼类,所以无论米糠,或者麦、蝇蛆都可以作饵料投喂,一般日投三次可,投喂量一般据***食情况自行确定。
4丶泥鳅的饲喂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补施些有机肥,但在施肥时,一定不能过多过频,并且要勤换进水,一般10~15天换水一次。
5、要捕获泥鳅,首先要把池水放干,***取捕大留小的办法,以确保以池内有一定数量的鳅苗,利于断养和高产
6、随着鳅种的生长,逐渐加深水位到位有的深度,平时浅一些,炎热高温时可加深水一些,并且经常注入新水,保持良好的水环境。
7、秋末冬初,水温降至10。C~15。C,泥鳅摄食量降低,即可进行捕捞。
泥鳅适应性强,在我国一般的淡水水域都能生存。它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深受国内外人们的欢迎。泥鳅的养殖方法如下。
一、人工建池:选避风向阳,靠近水源和房屋处,建造深130厘米以上的水泥池,大小视养殖的多少而定,一般为100平方米左右。苗种池宜小些,为50平方米左右。池两端设进出水口,出水口应低于进水口,进出水口需用密网围好。池水保持1米左右深,池壁要高岀水面0.5米,以防泥鳅逃跑。
二、泥鳅的饲料:泥鳅食性杂,水中的小动植物、浮游生物等都是它的食物。2个月大的泥鳅苗主要以水中的轮虫、水蚤为食,3个月后除吃浮游生物外,还吃一些有机物的残渣,水草的嫩叶等。除了自然饵料外,还可投喂一些人工饲料如:蚯蚓、鱼粉、贝肉、杂鱼肉、蛆以及米糠、麸皮、饼粕、豆渣等。
三、人工自然繁殖:开春以后清理产卵池,用生石灰清理消毒,之后注入新水,待毒性消失后,再将亲鱼按雌雄比为1:3放入池中,每亩不超过200千克,进行精心饲养。当水温上升到18℃左右时放入人工鱼巢。鱼巢可用棕榈片、柳树枝、水草制成,用竹竿将鱼巢固定在水池中央或四角,沉于水中。一般在晴天早上,把附有卵的鱼巢取出放于孵化池中。经过1~2天,就可孵出。
四、饲养管理:先在养殖池底铺20厘米厚的肥泥,水深50厘米左右,培育肥水。然后每亩放养2.5~3万尾泥鳅种苗。11月到来年3月份不需投喂饵料。在饲养的过程中,要根据水质肥瘦进行施肥,培养浮游生物。当水温超过30℃时,要经常换水并增加水的深度。冬季以保温为主,可在水池四角放入农畜粪便以提高水温。
以上就是养殖泥鳅的一些要点,关注本人,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大家有帮助。
泥鳅养殖的技术难点主要是从水花到寸苗阶段,泥鳅水花只有4毫米左右。
池塘建议是2亩左右,水深1.2米,水体大抵抗外界环境突变的能力就越大,水温变化就越小。宽度10米,方便喂养和出苗。
水花养殖主要注意的方面:
1、水花的运输,一定要装在充氧的氧气袋内。能保证水花不会缺氧死亡。
2、水花下塘时间,建议是在早晨或者傍晚,这个时候没有太阳直射,不会灼伤。
3、水花下塘步骤,把氧气袋放在水里30分钟左右,为了让袋内的水温和池塘水温保持一致。然后打开氧气袋,缓慢少量灌入一些池塘水,随后提起氧气袋等20秒左右,再灌入大量的池塘水提起等一分钟。最后一手提袋口一手提袋尾,让袋子贴在水面,缓慢向后拉袋子,让泥鳅水花慢慢的自然的流入池塘,一定要观察袋内是否还留有水花。
4、水花养殖,前几天克投喂豆浆加开口料加蛋黄加一次EM菌,蛋黄要经过100目网过滤后在投喂。注意增氧,这个阶段泥鳅只能鳃呼吸。
5、培养天然饵料,上述投喂方式4天左右池塘就会出现大量天然饵料。这个时候更要注意增氧,蛋黄可以停掉,喂豆浆和开口料。直到轮虫消失掉,就可以停喂豆浆,只喂开口料。
这个时候泥鳅吃完天然饵料后,泥鳅个体应该在3公分左右。也几乎到了肠呼吸阶段。
过了肠呼吸阶段就容易养了。
泥鳅主要疾病有 : 气泡病,出血病,肠炎,腐皮病,烂鳃病,鳃霉病,烂嘴烂尾病,***病等。
泥鳅身上如果有伤,绝不能用******物
养殖期间要注意水质调控。
整个养殖期间要注意 各个阶段之间的饲料转化,要有个过度时间。较大的颗粒建议泡软再投喂。
泥鳅肉质细嫩,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品质非常好的食材和药材,市场消费潜力巨大。
从市场上来说,养殖的泥鳅有本地土生土长的品种、台湾泥鳅等,也有野生捕捞的。由于野生泥鳅***越来越少,难以满足市场消费需求,人工养殖就很重要。
泥鳅养殖的难点,首先是苗种问题。
前些年,本地泥鳅苗种主要是野生捕捞,也有人工繁殖的,但总体的特点是质量参差不齐,成活率没有保障。这是因为泥鳅人工繁育苗种及技术还没有大面积普及。另外,本地土著泥鳅没有经过驯化,在摄食习惯上不利于养殖。
从养殖角度讲,泥鳅苗种可以选择台湾泥鳅。台湾泥鳅个体大,生长快,能浮出水面摄食,不钻土,对养殖生产非常有利。在养殖时,为了充分利用饵料,也可以混入少部分本地优质泥鳅苗种。
第二个难点是疾病。
对于种、养殖来说,这都是问题。养殖业的传播感染途径更快,造成的损失也可能最多。泥鳅的鳞片细小,容易受到擦碰伤,既而再感染其他疾病。泥鳅一旦得病,也会像其他养殖鱼类一样难治疗,因为水体毕竟是个大空间,而用药的效果又会受到水体、鱼体质的影响。
所以,疾病贵在预防。平时注意养护水质和底质,疾病流行期间严格消毒,定期投喂药饵。
第三,做好防逃和防敌。
单以台湾泥鳅来说,由于其有浮上水面游动、摄食的习惯,很容易受到水鸟等敌害的捕食。不要小看水鸟,它们会捕完一塘子的泥鳅。所以,养殖台湾泥鳅要设置防鸟设施。另外,本地等品种具有逃逸性,大雨时节要特别注意雨水反灌。
1、清理池塘:在初春放泥鳅苗之前,提前20天要用生石灰清理一次池塘。等到清理完池塘重新加水之后,在池子里种一些藕、茭白、水葫芦、水花生,这样有利于改善水质和泥鳅躲避阳光。
2、培肥水质:在放养前10天池塘里泼洒一些氨基酸肥,这样泥鳅喜欢吃的水生动植物会繁殖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