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的养殖条件及饲养管理?
池塘条件、水源要求、防逃设施、搭建晒台、饵料制作、饵料投喂、投喂方法、水位管理、水质管理、日常管理。
1、池塘条件:池塘总面积一般为5亩前后,池塘的坡度系数1∶2,池塘底端平整,污泥薄厚25公分左右,水位1.8~2.5米。
2、水源要求:池塘水***要充裕,水体要优良、零污染,合乎喂鱼用水标准,pH值7~8.5,溶解氧5mg/升之上。
1、养殖环境
甲鱼喜温暖的环境,养殖的过程中,要将水温保持在20-32度之间,让甲鱼可以正常进食,而且养殖池向阳的一侧要建造成斜坡,便于甲鱼在晴朗的天气晒背,消灭背壳上的***。
2、饲料投喂
甲鱼属于杂食性鱼类,养殖的过程中,可以每天为其提供三次饲料,主要以软颗粒饲料为主,减少饲料的浪费,而且甲鱼夜间的活动量较大,因此夜间喂食量要高于日间喂食量,有助于甲鱼生长。
3、水质调控
甲鱼喜欢生长在干净的水质中,养殖的过程中,要每隔一周更换一次水分,换水量为全池水量的四分之一,避免甲鱼无法适应环境,而且要定期向池塘中泼洒生石灰,将pH值保持7.5-8之间。
4、注意事项
养殖甲鱼要选择裙边厚实、体型健壮、背甲有光泽、反应灵敏的品种,而且投放前要用消毒剂对池塘消毒,避免存在有害物质,并且甲鱼怕阳光暴晒,夏季要加深水位,并搭建遮阳棚,让甲鱼顺利度夏。
甲鱼怎么养殖?
1、选择适合的池塘。 甲鱼具有喜静怕惊、喜阳怕风和喜洁怕脏等习性,因此要选择地面开阔、平坦,背风向阳,环境安静,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的池塘。
2、定时巡塘,及时清除病死甲鱼 。 巡塘是为了及时了解甲鱼摄食、生长活动、病害及池塘水质、设施等情况。池中死甲鱼应及时捞出深埋或焚化,病甲鱼也应及时隔离治疗。
3、合理投喂。 在养殖过程中,温室中的幼甲鱼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池塘养殖的商品甲鱼以投喂鲜活动物性饲料为主,这样不仅能提高甲鱼的生长速度,而且能改善甲鱼的品质。在持续阴雨的天气情况下,甲鱼的食欲不佳,须投喂易消化吸收的配合饲料,以减少水质污染,增强甲鱼的免疫力。
4、及时分塘。 甲鱼具有好斗性强的特点,为防止相互咬伤,要做到及时分塘。在温室阶段幼甲鱼个体差异过大时,要利用换水消毒及时分塘;幼甲鱼从温室移至池塘养殖时,不仅要视规格大小分开养殖,还应雌雄分开饲养,以减少打斗。
5、饵料台的安放与清洗 。 饵料台最好安放在养殖池四周的池边上,并与水面成30~45度的角,这有利于甲鱼找到食物和躲避干扰。每次投料前应用***性小的消毒液和消过毒的刷子清洗饵料台及其四周,每3天消毒1次。
甲鱼养殖方法:
选环境安静、无噪音,既交通方便、接近电源,又离水源近而无污染的地方。以东西向长方形为宜。
鳖喜静怕声、喜阳怕风、喜洁怕脏。建池地宜选择环境幽静、避风向阳、排灌方便的池塘作为养殖基地。
如果是自繁、自育、自养的养鳖场就要考虑新鳖池、稚鳖池、幼鳖池、3龄鳖池、成鳖池5种鳖池配套建设。塘底没沙性土的要掺一部分沙性土,塘边和池边分别建晒台和饵饲台供鳖晒背和摄食之用,四周建好防逃墙,砖砌、石棉瓦竖置均可,高度1m左右。
1、养殖场所
养殖场规模可大可小。但每个养鳖场必须有孵化室、稚鳖池、幼鳖池和亲鳖池。孵化室要阳光充足,温度较高。稚鳖池用以饲养当年孵出的鳖,通常为10-30平方米,深0.5-0.8米。幼鳖池用以饲养第二年和第三年的幼鳖,四周建0.4米高的防逃墙。亲鳖池可大可小,一般不小于500平方米。
2、养殖环境
甲鱼池应建造在阳光充足,环境幽静,避风向阳,排灌方便的池塘作为养殖基地,既交通方便、接近电源,又离水源近而无污染。
3、放养前准备
放养前用生石灰对甲鱼池彻底消毒,放养后要经常少量泼洒生石灰水或福尔马林溶液。投放小甲鱼苗时,要按其大小分池饲养,避免大甲鱼吞食小甲鱼。
4、饲料投喂
甲鱼食性杂,对饲料要求不高,小鱼、小虾、蚯蚓、田螺、南瓜、野菜、玉米、动物内脏及尸体和屠宰场的下脚料都可以作饲料。每天投喂两次,清晨和中午各一次,干饵投喂量应为甲鱼体重的2-5%,湿鲜饵料应提高到甲鱼体重的15%,水温在15-34℃之间,甲鱼吞食活跃,生长迅猛,应喂足饵料。具体喂量应根据甲鱼的吃食情况灵活增减。
5、做好防病工作
7-8月份甲鱼易发生的病害主要有腐皮病、穿孔病、白底板病、腮腺炎、疥疮病等,应积极***取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