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种植蘑菇技术?
制种方法如下: 牛粪、锯末的发酵 选未变质的锯末,过筛后在阳光下暴晒2~3天。
晒时要摊匀、晒透。然后贮存备用。将牛粪晒干、打碎后备用。另外,备足碳酸氢铵、磷酸二氢钾、生石灰、轻质碳酸钙等辅料。将牛粪、锯末,按体积比1:1的比例混合。同时,加入牛粪和锯末总重量0.3%的碳酸氢铵、2%的磷酸二氢钾、约2%的生石灰(生石灰的加入量,根据其质量而定,要求混合均匀后,pH值为7.5~8)、2%的轻质碳酸钙。混合均匀后加水,使水分含量达68%~70%。然后建高1米、宽1.2米,长度不限的料堆。建好堆后插入温度计。当温度上升到75℃左右时进行第一次翻堆(时间约为10 天)。每次翻堆前,给料堆表面喷少量的石灰水,在发酵过程中,若发现料堆的中下部有变黑的趋势,可用木棍适当打孔通气。一般翻堆4~5次,时间间隔为10、9、8、7天。若时间来不及,可翻堆3次。发酵完后晒干备用, 发酵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与处理办法: (1)料堆不升温或升温缓慢。锯末发酵不如秸秆升温快,若发现升温较慢,可适当加入碳酸氢铵,调节碳氮比,促其升温。若温度能升到60℃以上,则不必调节。(2)料堆中下部变成黑褐色,有异味。这种现象是由缺氧引起的,原因是料堆堆得过大或过实,应抓紧翻堆,翻堆后打孔通气。配制培养基 将麦粒煮透后,加入麦粒体积1/4左右的锯末发酵料,然后加人生石灰,将pH值调至7.5~8。按干麦粒的重量,加人1%~2%的轻质碳酸钙,拌匀后装瓶。锯末料必须细碎,不能有大块,防止因块内干心而导致灭菌不彻底装瓶时要将料充分混合。装瓶时瓶子要放正,不能过度倾斜。否则,装瓶后麦粒偏向一侧,锯末偏向一侧,装料后接入菌种。家庭种植蘑菇技术?
1、建堆发酵
栽种蘑菇之前,需要准备松软肥沃、排水优良的培养基,可以将无霉变的玉米芯粉碎至花生粒大小,然后与干农家肥、尿素、过磷酸钙、熟石膏粉等混合均匀,再铺放在干净整洁的水泥地上,堆置成一米高的发酵堆进行发酵。
2、做床播种
当发酵堆发酵完成后,且温度降至二十八度时,将发酵堆整平细耙,然后将蘑菇的菌种接种在基质上,并用塑料薄膜包裹着基质,促使其快速出菌,一般六到十天后,蘑菇即可出菌。
3、出菇管理
当菌丝长至距离表层一厘米时,需要及时用喷壶喷水保湿,促使土壤的含水量在百分之十六到十八,并将温度保持在十到二十度之间,以加快植株的生长速度,注意定期通风十五到二十分钟。
4、注意事项
栽种菌菇的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菌丝生长情况,如果发现蘑菇出现病虫危害,要及时拔除病株,并向剩余的菌种喷洒相应的药剂进行防治,此外植株进入子实发育期时,需要为其提供柔和的散射光照。
种植蘑菇技术及方法?
第一种方法,用稻草可以做,把稻草用刀切成一小节后,用石灰水消毒,泡几天后,捞起,沥干水,种上菌种,发酵几天后,就慢慢的开始生长蘑菇了。
第二种方法首先要有温棚,应为蘑菇生长环境一般要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载培。在北方寒冷的季节,还要升火加温,还要根据品种不同,制作不同的营养生长袋。
然后用锯沫和棉子壳,按一定比例加湿拌均,进行装袋。营养袋装好后,还要接种菌种。菌种还要进行高温灭毒,消除杂菌。
接着菌种后,把营养袋整齐放上架,每天按要求保持好温棚的湿度等。种蘑菇要把握好每一项技术细节
1、建造菇房:菇房要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建造,房顶要设置风筒,墙壁上要开设天窗和地窗,菇床宽1.2米,间距为40-60厘米。
2、准备培养料:将稻草、禽畜粪便、过磷酸钙、石膏粉等原料堆积在一起,使其发酵一段时间。
3、播种:每平方米面积播入750毫升菌种。
4、水分:出菇期间,空气湿度保持在80-90%。
蘑菇的种植技术?
1.在种蘑菇之前,要将玉米芯、花籽皮、有机鸡粪、麸皮、玉米面、锯末等粉碎后,进行充分的发酵。然后选择优质菌丝,在土壤中均匀分布。
2.把准备好的蘑菇种在土中,然后用喷水保持土壤湿度,用塑料布或者旧报纸覆盖,浇上一次水,将温度控制在25摄氏度,这样可以加速蘑菇的生长,大约一个星期后就能成熟。
3.培养香菇的环境要经常通风,防止细菌滋生,对其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定时给蘑菇补充水分,保证土壤湿度,并能为其提供微弱的光线,促进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