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子蟹养殖技术?
其养殖技术涵盖了从养殖环境准备、蟹苗选择、日常管理、疾病防治到收获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养殖梭子蟹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方法:
养殖环境准备:选择在避风、向阳、交通便利的地方建造池塘,池底平坦,底部淤泥不宜过厚。
蟹苗选择:选择健康、无病、规格整齐的苗种,建议从有信誉的育苗场购买。
放养密度根据池塘条件、水质管理等因素合理确定,一般每亩放养3000-5000只。
日常管理:包括饲料投喂、巡塘管理、水质监测等。
饲料以低值贝类、杂鱼虾为主,辅之以人工配合饲料。
每天定时投喂2-3次,投喂量根据实际摄食情况适当调整。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包括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
疾病防治:在养殖过程中要注重预防疾病的发生,定期对池塘进行消毒处理,保持水质清洁。
如发现有病蟹或死蟹要及时捞出,并对剩余的蟹进行观察检查。
收获与运输:一般在养殖8-12个月后可以进行收获,具体时间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养殖情况而定。
捕捞方法可以***用手捕、网捕等方法进行捕捞,注意避免损伤蟹体。
通过上述技术和管理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梭子蟹的养殖效益和品质。
一、池塘准备
梭子蟹是海洋动物,所以水质的要求便是需要咸水,要选择在水源充足,水质无病菌干净的地方。建议是有较为丰富的杂鱼杂虾,因为可以为梭子蟹提供足够的天然食物,有良好的排灌系统,便于换水。梭子蟹喜欢到岸上休息,所以应该在池塘周围为梭子蟹提供足够的空地供其休息,建议是斜坡。在池底放入适量的细沙,满足梭子蟹喜欢潜沙的爱好。池塘水不宜过深,在4-6米左右久即可。
二、准备工作
在放养蟹苗之前要将水全部放干,对池塘进行清塘工作,全池泼洒生石灰进行消毒,消灭原有病菌,防治蟹苗生病。清除池底的淤泥,不宜过多,稍微留一点即可。然后将剩余的淤泥翻松之后再进行暴晒3-5天,再进行放养。注意在池塘中设置增氧,排灌与防逃等设施,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在池体还可以放入一定数量的空瓶子、水管等让其休息。在放养前向池中施入适量的肥料,培育充分的浮游动物,肥料不宜过多,否则使水质肥力过大,对蟹的生长产生影响。
三、蟹苗放养
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之后,开始放养蟹苗,同一池塘中放养的蟹苗应该保证规格相同,规格大小不一容易出现大的欺负小的,影响成活率。放养密度不宜过大,每亩放养数量不得超过3000只,否则会出现蟹之间争抢食物,打架等现象,影响到所有蟹的生长与成活。但是也不能过稀,太少的话会使蟹降低活力,容易影响水质。定时投喂饲料,放养时的水温不得低于20度,控制好水温的恒定,才能有效的提高成活率。
四、日常管理
在夏季要随时注意水质的变化情况,一周**少要更换三次水,换水的频率根据气温变化情况所决定。换水量需要根据水质情况和蟹的生长情况决定。梭子蟹的食性很差,可以用鱼虾贝等动物进行投喂,每天**少投喂两次,进入冬季气温降到十度之后不用再投食。因为气温越低,梭子蟹的食欲就越差,气温低于十度之后完全不进食。养殖中要勤巡查,观察水质与生长情况,要及时换水增氧,发现有病蟹及时捞出检查对症治疗。
以上就是梭子蟹养殖的简单介绍了,养殖梭子蟹的面积很小,因为首先**个需要咸水的条件就将大部分的人拒之门外了。不过还是吸引了许多人前往沿海地带进行养殖,梭子蟹的市场现在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所以还是有一定的养殖前景,大家有条件的可以在海边承包一片土地进行养殖。
梭子蟹苗养殖技术与方法?
1、处理池塘
养殖梭子蟹时,一般选择面积在10-20亩的中、小型池塘,池深要在5米以上,可以建在水源充足、无污染、鱼虾贝类***丰富、排灌方便的海域附近,然后进水80厘米左右,并设置好60目的筛绢网过滤海水。
2、适时放养
梭子蟹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放养,放养时的水温要在18℃以上,日温差要小于8℃,水中的盐度保持在18-32%,蟹苗以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的为宜,放养密度控制在每亩1000-1500只。
3、管理水质
梭子蟹养殖期间,建议间隔5-7天更换一次水,进水后要用消毒剂进行全池消毒,而且要每周改善一次池底,以防出现缺氧现象,当池水透明度低于30厘米时,要排掉上层池水,并加注新鲜海水。
4、预防疾病
梭子蟹生长期间,主要的病菌为疽疹***和小核糖核酸***,发病高峰期在5-10月份,染病的梭子蟹会出现行动迟钝、昏睡等症状,此时需要在饵料中加入免疫多糖,连续投喂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