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荪怎么样种植?
1.
种植前需要先准备合适的竹子。要在湿润的土壤里面自然腐霉,所以还要准备肥沃的黑色土壤,用土将竹子掩埋。也可以将竹子制成木屑,再加入一些稻杆,用这样的基质来种植竹荪。
2.
竹荪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才能生长,一般我们是***用温室栽培的方法来种植竹荪,将温度控制在20℃-24℃左右,最低温度为15℃,高温不超过30℃。
3.
竹荪的生长需要湿润的环境,所以种植的时候要适当把握水分和湿度,不可使土壤环境缺水。在管理过程中,要时刻注意种植棚内的湿度。
4.
竹荪适合在阴凉的环境中生长,不需要过多的光照,所以竹荪种植时不能完全不见光。适量的光照会加快竹荪的细胞分裂,竹荪的长势更好,但是光照不能太强。
竹荪怎么种植?
1、室内床栽法
种植竹荪时,可以使用木材或竹竿搭建高度在2米左右的床架,然后向底部铺上薄膜,扎上排水孔,再将腐熟的阔叶树椴木铺在床架上,最后将菌种接种在菌床上,覆盖薄土,将湿度保持在80%。
2、室内箱栽法
种植竹荪可以使用普通木箱作为器皿,并向底部打上排水孔,向四周覆盖薄膜,然后向箱中填入腐殖土,撒入枯竹段,再把竹荪菌种播撒在箱中,覆土3厘米后喷洒水分,四个月后竹荪菌丝就会长出。
3、畦地栽培法
畦地栽培竹荪时,要选择背风阴凉的空地建造宽度为1米、深度为10厘米的畦床,然后铺上枯竹后播撒菌种,再覆盖一层薄土,浇灌透水,促使菌种尽快繁殖菌丝,而且在光照强烈时,要向畦床顶部搭建高度为40厘米的荫棚。
竹荪种植时间及培育方法
1、室内箱栽
用废木箱作栽培容器。在箱底先铺5~10厘米厚的腐殖质土,其上铺竹段、木段或其它代料,于料上接入竹荪栽培种。每平方米用3瓶菌种,最后覆盖肥土5~8厘米,浇透水,在室温下培养发菌。常洒水,保持湿润。在温、湿度适宜条件下,4~5个月菌丝可长满培养料。当气温达20~24℃时,便在表土内形成菌蕾。此时,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5%以上。当菌球钻出表土后,空气相对湿度要提高到95%以上。
2、床畦栽培
选择背风阴凉场地,挖深10~15厘米,宽100厘米,长度不限的床畦。畦底留10厘米松土,先铺一层竹片或段木(干竹片需洗浸泡8~12小时,晾干表面水分),在竹片或段木上播1层菌种,撒1层干竹叶,最上部覆盖肥土10厘米。若遮荫条件差,应在床畦上搭荫棚。经常洒水保持表土湿润。从接种到采收经10-12个月。
竹荪的种植技术和种植条件?
竹荪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其种植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特定的种植条件。以下是竹荪的种植技术和种植条件的一般指导:
种植技术:
1. 培养基的制备:竹荪生长的培养基通常由竹材粉、棕榈壳、蛋黄粉等原料组成。这些原料需进行消毒处理,并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备培养基。
2. 菌种接种:将竹荪的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中,使用无菌技术进行接种。接种完成后,封闭培养。
3. 温度和湿度控制:在培养箱中,温度通常控制在20-28摄氏度,湿度保持在80-90%左右。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条件有利于竹荪的生长。
4. 通风和光照:竹荪对光照要求不高,通风要保持适度。可以在培养箱中设置合适的通风孔和光照源。
5. 生长环境的卫生:保持种植环境的卫生和无菌状态,防止病虫害的侵袭。
6. 生长期管理:竹荪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适时给予适量的水分,保持培养基的湿润度。同时,注意植株的通风和光照,有助于竹荪的正常生长。
种植条件:
1. 温度:竹荪的适宜生长温度一般在20-28摄氏度之间。在这个温度范围内,竹荪能够较快地生长和发育。
2. 湿度:竹荪对高湿环境要求较高,湿度保持在80-90%之间。可以通过喷水保持湿度,但要注意不要使培养基过湿。
3. 光照:竹荪对光照要求不高,一般可以在半阴凉的环境下生长。室内种植时,间接自然光或低照度人工光照都可以满足其生长需求。
4. 培养基:竹荪生长的培养基需要使用符合菌株需求的合适配方和消毒材料。一般来说,竹材粉、蛋黄粉等为主要原料。
总结起来,竹荪的种植技术和种植条件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和培养基等因素配合。建议初次种植竹荪时,可以参考专业种植技术,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对于竹荪种植有进一步的要求和细节,您可以咨询当地的农业专业人士或种植技术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