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洋槐?
因为洋槐树是清朝时期从国外传入的。
洋槐树因为树枝有刺又被叫做刺槐,原产于北美洲,根据我国一些地方县志的记载,它是18世纪40年代时传入中国的,为清代乾隆年间,距离现在不足300年,由于这一树种生长较快,比较耐旱和耐盐碱,也比较耐虫害,家畜又很喜欢吃它的叶子,而且它的木材材质很好,结实耐用,坚硬而又有韧性,既可以做家具也可以做农具,所以引进之后就很受欢迎,在我国很快大面积种植开来。
槐花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的食材,以前曾是这个季节中主要的配菜食疗,最常见的吃法就是将其用面裹起来在锅里蒸,蒸熟后用调料拌蒜汁儿调一调,吃起来还是很美味的。另外还有槐花鸡蛋,槐花汤等也很好吃。
洋槐树,双子叶植物纲,豆科,刺槐属植物,原产北美的树种,公元1601年就引入欧洲,公元1877年后引入中国,清代乾隆十三年(1748年)的《涿县志》、《高阳县志》、《怀安县志》都有引进刺槐的记载。综上,因为是从国外引进的槐树,所以叫洋槐树,开的花就叫洋槐花,和洋火一个道理。
刺槐树的刺是什么样的
刺槐树的刺是由树枝或叶脉变形而来的具有尖锐、有针状的突起物。它们通常呈现出弯曲、锐利的形状,有时会呈现出类似倒钩的结构。刺槐树的刺主要起到防御的作用,可以有效地保护树木免受外界的威胁,同时也能阻止动物攀爬或啃食树木。
刺槐树的刺通常颜色较为暗淡,与树木的叶片相协调,使整个树冠看起来更加丰满。总的来说,刺槐树的刺是一种适应环境、保护自身的特殊结构。
刺槐树的详细资料是怎样的?
景观用途: 刺槐树冠高大,叶色鲜绿,每当开花季节绿白相映,素雅而芳香。可作为行道树,庭荫树。工矿区绿化及荒山荒地绿化的先锋树种。
经济用途: 刺槐木材属硬杂木,材质重而坚硬。木材超负荷时的破坏面呈纤维状犬牙交错,破坏过程时间较长。当所受负荷达到抗压极限强度的70%以上时,就产生咯吱咯吱的警戒响声;压力继续增加,咯吱声可以传到几米以外。这种优良特性最适宜于矿柱用材。木材坚韧,很适用于桥梁构件、机械部件、车轮、工具把柄、车轴、运动器材等,木材耐磨性能强,适于作地板、滑雪板、木橇、农具零件、枕木等。耐腐朽力强,适于水工、土工、造船、海带养殖等用材。枝丫、树根易燃,火力旺,发热量大,着火时间长,是上等薪炭材。叶可作饲料和沤制绿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