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育种技术?
一、1、育种地的选择
育种场地的选择是玉米育种成功的基本条件。最均匀的种植环境可以满足玉米自交系生长发育的需要,促进玉米植株的繁殖和植株遗传组成的平衡。再者,繁殖地的选择要考虑病虫害的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以及种植环境的变化范围。温差太大会导致繁殖失败。
二、2、新品种选择
新品种选育应以现有高产优质玉米品种或组合的优良骨干亲本为***,利用分子标记***选择方法,重点开发玉米中抗矮花叶病、高含油量、高赖氨酸含量、高维生素A源的分子和标记,将其转化为优质抗病新材料。利用分子标记筛选育种基础材料,划分玉米杂种优势群,制备抗病优质新品种。
三、3、育种地播种
一般较低的种植密度比大田生产略低10%-15%,保证了株型的充分发育,促进了玉米自交系的生长发育,有利于后期除杂去雄,筛选出理想的玉米植株。
四、4、授粉过程
玉米最重要的特点是自然异花授粉。自然授粉种群的田间组成处于高度异质性状态,个体的基因型处于高度杂合状态。这就决定了在自然授粉的玉米群体中,植株间的表型比较意义不大,只有通过一定的基因型选择过程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同时,由于个体基因型的杂合度较高,表型的选择不可靠,需要在大量个体上做测交或后代鉴定,以确认表型是否真正遗传。由于这些原因,在玉米育种过程中,一般需要进行世代选择和比较,才能培育出新的自交系或品种。
玉米制种去雄最佳时间?
1、去雄时间
玉米适合在雄穗露出顶叶6-7厘米且还没有散粉时去雄,能够减少养分的流失,提高产量,养殖玉米时,需要在环境较为干旱时每周浇水一次,保持土壤湿润,但是在雨季前需要为玉米挖掘排水沟。
2、去雄方法
养殖玉米时,需要使用锋利且经过消毒处理的剪刀,将植株未开花的雄穗剪掉,并且要隔行或隔株进行去雄,以免影响到正常的授粉,而且要向玉米的断口处喷洒多菌灵,为其消毒灭菌。
3、薄肥勤施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养分,养殖玉米时,需要向其枝叶上喷洒叶面肥或者磷酸二氢钾,使植株的叶面更为翠绿,并且要往玉米的根部处浇灌腐熟的有机肥、氮磷钾复合肥,使其产量提高。
4、防治病虫害
养殖玉米时,需要定期观察植株的生长状态,如果发现玉米感染病害,就要立即将植株染病严重的株苗拔除并集中进行烧毁,而且要每周喷洒一次百菌清或者吡虫啉,维持玉米正常生长。
、去雄时间:玉米适宜在雄穗露出顶叶6-7厘米时去雄,能够增产。
2、去雄方法:隔行或隔株将未开花的雄穗剪掉,以免影响正常授粉。
3、薄肥勤施:向玉米喷洒叶面肥或磷酸二氢钾。
4、防治病虫害:拔除染病的株苗并喷洒多菌灵。
在雄穗露出顶叶6-7cm且还没有散粉时,这时对其去雄是最佳的,增产的效果也较明显。
这是因为雄穗的的茎杆较脆嫩,而且雄穗的茎节部位粘连不牢,容易拔除,如果等它生长发育一段时间,茎杆老化、茎节粘牢,这时在去雄,不仅不易拔除,而且拔除时极易将顶叶拔除,茎杆也易段,不仅达不到去雄的效果,还会影响产量。
去雄要选择一个晴朗的天气,但要避开强光时间,所以最佳时间一般在下午或下午,阳光明媚但又不强烈的时期,这样温度适宜,去雄后的伤口容易愈合,以免遭受病菌感染,切勿在阴雨天去雄,以免造成穗部浸水导致腐烂死亡。
玉米制种技术与方法?
1、确定合理的父、母本行比。
2、父母本正确错期播种。
3、合理肥水管理。
4、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5、及时去杂株。
6、按标准设置保护带。
7、授粉结束后,提前去除父本,适时收获。
玉米种植方式
宽窄行种植 宽窄行种植方式是农业快速发展下的产物,这种种植方式能够很好的促使玉米植株进行光合工作,最大程度的吸收阳光给予的养分。
等行距种植 玉米从种植到成熟会经历3个月的时间,一般将种子播撒到种植坑里,平均每个坑中3粒玉米***,当玉米苗生长到2~3cm左右,将一些密度高的,生长比较柔弱的玉米苗拔出,将发育良好的玉米苗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