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周期和温度?
泥鳅养殖周期一般为5-6月。它的食性很杂,生长速度快,繁殖期3-5月,产卵期间在6-7月,产卵后2-3天即可孵化成鳅苗。经过人工饲养,投喂足够的饲料,5-6月可长成商品规格,就可以捕捞上市了。放养的鳅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肌肉丰富、无病无伤、体色鲜亮,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饲料来源、管理水平而定,放养前可用食盐水浸泡消毒15~25分钟。池塘内可以混养其它鱼类,如鲢鱼、鳙鱼、鲤鱼、草鱼、鳊鱼等,这样就不用专门给泥鳅投喂较多饵料,因为泥鳅可以食用鱼类吃不完的饵料和排出的粪便。
3、池水管理
开始的时候池塘水深保持在10~20cm之间,以后逐渐加深水位。池塘水色以黄绿色为宜,透明度20~25厘米,酸碱度为中性或弱酸性。要经常注入新水,保持良好的水环境,天气闷热时应及时添注新水或增氧。适时用田螺、微生物制剂改良水体,定时用漂***消毒。
高密度养殖泥鳅怎样养?
如果是高密度养殖:租地(按一亩计算)+基础建设+网+水泵+泥鳅苗+饲料,一共大约8万元。 现在的泥鳅苗较贵,大约30元/斤,一亩泥鳅养的好,可以收获利润4万元。 养殖场地租赁费:一般为400-600元/年,有的地方可能更低 养殖场地租赁费:一般为400-600元/年,有的地方可能更低 饲料:6000-7000元 苗种:每亩投放10万尾,每万尾800元,10*800=8000元 网具:400元: 渔药及消毒药物:100元 水电:200元 其它:1000 成本核算:16000-17000元/亩
泥鳅养殖技术盆养法?
1、养殖场所
在家养殖泥鳅时,首先要准备一个水盆,在底部放上一层土,让泥鳅钻潜栖息,然后注入干净、没有污染的河水,水深保持50厘米左右,以免泥鳅缺氧死亡。
2、精心饲喂
养殖泥鳅的饲料,以糠、螺类、蚕蛹、鱼内脏为主,一天喂2次,早上6至7时及下午1时投喂,日投喂量为泥鳅体重的百分之七,注意不要一次性投放过多。
3、日常管理
水质管理工作很重要,每天要清除残饵,经常观察泥鳅吃食及活动情况,如果发现泥鳅出现肠呼吸频繁、突然停食等反常现象,应该立即换水,一般每10天换水一次。
泥鳅的养殖技术及饲养方法?
1、场地:养殖泥鳅需要选择有干净水源、安静的地区,养殖前需将鱼塘用生石灰消毒,并放在阳光下晒一周左右。
2、鱼苗:养殖泥鳅之前需选择健康、无病害的鱼苗,放养之前,需将鱼苗消毒。
3、放养:当外界温度稳定在10℃左右时,既可将鱼苗放在池塘中,然后适当喂食既可。
1. 池塘选择:泥鳅喜欢生活在清洁、肥沃的水质中,因此池塘应该选择在清洁、肥沃的水源附近,池塘深度应该在1-1.5米之间,池塘面积可以根据养殖规模而定。
2. 水质管理:泥鳅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因此需要定期更换水,保持水质的清洁和肥沃。同时,需要定期监测水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的含量,及时调整饲料和施肥量。
3. 饲料选择:泥鳅喜欢食用小型水生生物,如蚯蚓、蚌肉、小鱼等,也可以使用人工饲料,如泥鳅专用饲料。饲料应该根据泥鳅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进行选择。
4. 饲养管理:泥鳅的饲养应该根据其生长阶段进行管理,在幼苗期需要加强喂养和管理,以促进其快速生长和发育。在成鱼期需要控制饲料量,避免过度喂养导致水质恶化。
5. 疾病防治:泥鳅容易感染***和细菌性疾病,因此需要定期进行疾病防治,如定期使用杀虫剂和抗生素等药物进行防治。
总之,泥鳅的养殖和饲养需要注意水质管理、饲料选择、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等方面,以保证泥鳅的健康生长
泥鳅如何养殖?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泥鳅养殖需要注意什么?
泥鳅因其营养丰富所以也被称之为水中人参,自然环境下生活于稻田、水沟或者湖泊里,以前在农村稻田里这泥鳅非常多,只不是现在数量少了不少,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前些年兴起了泥鳅养殖,刚好踏火也养了几泥鳅,今天来说一下泥鳅养殖需要注意些什么:
- 防逃:这个是成功的关键,因此在放苗前一定要做好防逃工作,特别是进水口和出水口一定要用窗纱网围起来或是包起来,以防泥鳅从这跑掉。
- 防敌害:泥鳅的天敌很多,水中的一些大的野杂鱼、水蜈蚣、蛇、老鼠、水鸟等等都对泥鳅危害很大,因此想要养殖泥鳅的话,这些危害要防好才行,对于水中游的、地上跑的这个好防,最多就是鱼塘消毒彻底、周边用网围起来,但是对于水鸟来说则会较麻烦,最好的方法则是盖天网,否则很难彻底防治,当然如果水鸟不多的地方也可不盖天网。
- 适时改底:自然环境下给人的感觉就是泥鳅喜欢生活在肥水或是污水中,但是在人工养殖下因密度过高,其对水质的要求中很高的,因此要根据水质变化情况来适时改底,并根据水质变化情况来适时换水。
鱼病预防:在人工养殖过程中泥鳅相对别的淡水养殖产品来说,疾病会少一些,但这也不能大意,在高温季节泥鳅很易出现肝胆方面的病和打印病,出现这一问题大都是水质不良所引起的,如果情况严重时前者可用拌喂大蒜素来防治,后果全塘用杀菌来处理会有很好效果。
以上仅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供参考用,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