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松的十大特征?
特征常绿乔木,树高达30m,树冠阔圆锥形或卵圆形。幼树皮光滑,灰绿色,老树皮淡灰绿色,呈不规则鳞片状脱落,内皮乳白色。叶三针一束,粗硬,长6~10cm,边缘有细锯齿,叶鞘脱落。雄球花序长10cm,鲜黄色。球果卵圆形,长4~7cm,淡灰黄褐色。种子大,卵形褐色,有狭翅。花期4~5月,果熟期翌年10~11月。
我国特有树种,自然分布于山西、陕西、山东、河南、河北、四川、湖北、甘肃等地,辽宁南部、北京、河北、山东、江苏、上海、安徽等地有栽培。
习性白皮松为喜光树种,幼时稍耐荫。耐干旱,也有一定的耐寒性,其温度的适应范围为-30~40℃,但在高温高湿情况下生长不良。对土壤要求不严,在中性,酸性及石灰性土壤均能生长,但以排水良好而又适当湿润的钙质土及砂质壤土中生长较好。深根性,抗风力强,寿命长,可达千年以上,在陕西西安***安县现生长有1300年多生的古白皮松。对二氧化硫及烟尘污染抗性强。
白皮松树形优美,树皮奇特,其干皮呈斑驳状乳白色,斑斓如龙,衬以翠绿的树冠,甚为美观,为中国特有的优良园林观赏树种。我国古代宫廷、寺院、林苑及墓地中都可以见到千年的古树,现全国不少城市广泛栽培于公园、庭院、绿地和街道。孤植于草地绿坛中,丛植于园地之内,或对植于建筑物之前,或列植于路径之侧,均有好的观赏效果。古人早有“叶坠银钗细,花飞香粉乾,寺门烟雨里,混作白龙看”诗句来描述白皮松的美丽与壮观。
白皮松是一种常见的针叶树种,具有以下十大特征:
1. 树皮白色:白皮松的树皮呈现出白色,故名白皮松。
2. 树冠高大:白皮松的树冠通常高大而宽广,树姿挺拔。
3. 针叶长:白皮松的针叶相对较长,一般在10-20厘米左右。
4. 针叶稠密:白皮松的针叶排列稠密,呈现出浓密的绿色。
5. 枝条柔韧:白皮松的枝条柔韧有弹性,不易折断。
6. 生长快:白皮松的生长速度较快,一般在10-20年内可以达到成年树高度。
7. 适应性强:白皮松适应性强,能够生长在各种土壤和气候条件下。
8. 耐旱:白皮松具有较强的耐旱性,能够在干旱的环境中生长。
9. 木材坚硬:白皮松的木材坚硬耐用,常用于制作家具、建筑材料等。
10. 生态价值高:白皮松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能够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
特征:乔木,高达30米,胸径可达3米;有明显的主干,或从树干近基部分成数干;枝较细长,斜展,形成宽塔形至伞形树冠;
白皮松不仅可孤植、对植,而且还可丛植成林或作为行道树,具有极高的观赏性,是传统的园林绿化树种,具有重要的园林价值[7][8];其可抗臭氧,还能抵抗二氧化硫和烟尘,在工厂和城市的绿化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7][9]。在经济方面上,其木材坚硬、细致,可作为建筑、家具及文具等的制作材料
白皮松(学名:Pinus bungeana Zucc.)是松科,松属乔木,高可达30米,胸径可达3米;有明显的主干,枝较细长,斜展,塔形或伞形树冠;冬芽红褐色,卵圆形,无树脂。
叶背及腹面两侧均有气孔线,先端尖,边缘细锯齿;叶鞘脱落。
雄球花卵圆形或椭圆形,球果通常单生,成熟前淡绿色,熟时淡黄褐色,***灰褐色,近倒卵圆形,赤褐色,4-5月开花,第二年10-11月球果成熟。
白皮松为乔木,高达30米,胸径可达3米;具明显主干,或从树干近基部分成数干;枝较细长、斜展,树冠为宽塔形至伞形;幼树树皮光滑,灰绿色,长大后树皮成不规则的薄块片脱落,露出淡黄绿色的新皮,老树皮则呈淡褐灰色或灰白色,裂成不规则的鳞状块片脱落,脱落后近光滑,露出粉白色的内皮,白褐相间成斑鳞状;一年生的枝呈灰绿色,无毛;冬芽呈红褐色,卵圆形,无树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