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虫养殖方法和配方?
1、首先,选择优良轮虫种,原种培养应与培养槽分开,以免污染,培养1个月以后,周期性接种1次,保持培养容器和水质清洁。
2、然后,***取酵母宜多次投饵,每天换水25%、通气量每分钟每米3 水40~100 升、悬挂树脂吸附片等吸附水中悬浮物。控制纤毛虫和细菌等的污染。
3、然后,在培养液中,以每亳升1个的密度,放人体长1.2~7.0 毫米的卤虫,控制游仆虫和尾丝纤虫; ***用紫外线照射除菌等。每天收获以保持轮虫处于生长期。
4、然后,初孵无节幼体营养丰富,可作为“生物胶囊”等优点。近年来,90%的水产养殖者把轮虫作为优良的生物佴料。生物学特性为,轮虫身体细长,明显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5、然后,每天计数轮虫,确保合理的投饵量。培养优质藻类,每天在轮虫池添加一些藻类。6采收轮虫时,避免轮虫受到猛烈冲击。收获后及时清洗或药浴,避免病菌带人培育池。收获或强化后(处于饱食状态为佳),及时投喂培育幼体,以免营养价值下降。
6、最后,要知道轮虫是一种耐高温、超盐生、世界性分布的小型甲壳动物,它具有生长发育快,休眠卵可长期保存,随时可孵化,一般24 小时内可孵化。
在水产养殖中,轮虫是合适的开口饵料,但是在喂食的过程中不会导致鱼苗患上轮虫病吗?
大家好,我是虫子,湖北人在广东。
带你们看桑蚕养殖。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水产养殖,轮虫是合适的开口料,但喂食过程中不会导致鱼苗患上轮虫病吗?
鱼苗得轮虫病的没听说过,但是因为轮虫繁殖过快 ,导致水体过瘦,使水体缺氧引发的鱼苗死亡倒是有。
轮虫是什么,前面的朋友已经介绍了,你知道拿轮虫去做开口料,肯定也了解一些。所以这里就不多废话了。
如何防止轮虫繁殖过快,导致水体缺氧,造成的损失?这一点才是关键。
目的,减少水体氧气的消耗,与速度。
第二点,水体增氧。
最简单直接有效的办法,开增氧设备。
希望对你有帮助!
轮虫是一种小型的历史性多胞动物,一般来讲它的大小在40到400微米之间,最大的话不会超过三毫米。主要是浮游生活,不分种类,底栖故浊生活,靠轮盘旋转或者是咀嚼器来获取一些单细胞藻类细菌等食物。当然有些健壮的个体或者是种类会吃一些较大的有机碎屑,或者是其他轮虫枝角类的。
轮虫是一种具有强散布能力和高繁殖速率的一个种群,他们能以最快的增殖速度占林生态系统中的空间生态位。说到这里,大家肯定会想这么小的虫子有啥好讲的,无非就是个体占领生态系统的空间生态的速度较快,这和我们水产养殖有半毛钱的关系?我想说的是轮虫和水产养殖有关系。
其实轮虫和水产养殖关系是源远流长的,它对于我们物种起源和进化是有比较重要的意义。说它这个关系的话好像有点扯淡,跟我们生产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它是水生生态系统研究当中,它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表示我们水体的一个生产能力,跟我们的枣类是一样的。因为轮虫也会被鱼虾蟹给干掉,所以这个过程本身也是一个能量的传递。勉强和生产有关的,这个才是最重要的,轮虫是我们水产界十分重要的开口饵料,也是十分优质的食物,说到饵料生物,其实这里还有一个关于轮虫的一个故事。
早年间在日本的一个科学家,他最初用轮虫来投喂慢粒的苗种,结果因为轮虫的迅速大量地繁殖,吃光了浮游植物,并导致自身和慢鱼的大量死亡,以至于在长时间内轮虫在日本被看成是有害的生物。后来经过深入的研究,发现轮虫在苗种培育的利害关系后,亦曾在20世纪60年代左右的时间,肯定了轮虫是鱼苗生长较好的生物饵料。
为什么说轮虫是我们鱼苗生长较好的生物饵料,大家还记得我刚刚在解释轮虫的时候,讲到轮虫的个体是很小的,当然它的速度也没有因为个体的小而显得十分灵活轻快。一般来讲轮虫的速度不会超过0.02厘米每秒,这样的话是不是很适合被小鱼小虾给干掉?不仅如此,任重的蛋白含量还很高,超过了很多我们现在合成的一些饲料粗蛋白的含量。轮虫的粗蛋白达到了58%左右,因此轮虫几乎适合所有的鱼类幼体阶段,是一个很好的活饵料。
因此大家知道轮虫的重要性了吧。这么好的虫子分布在哪些地方,是不是只有沿海才有,内地没有;或者说只有张家的鱼塘有,而李家的鱼塘又没有了,其实轮虫是广泛分布在各类的淡水水体当中,当然在我们海洋内部的闲时水体当中也有轮虫的踪迹,但是它的种类和数量都相对比较少。
从分布上来看,水平分布的话,在我们池塘还是湖泊,轮虫的种类和数量都是向中间逐渐减少的。在湖泊的湖叉或者是港湾地带,轮虫的一个数量和种类相较于长水地带相对要多一些。在纯垂直分布上来看,底栖的种类主要分布在3到4米的深度。部分种类,例如多支龟甲等轮虫可以在深水湖泊的深水区有分布,在已有的记录,发现有些轮虫在200米的深度,还有生存。
不同种类的轮虫生活方式不一样,就像是人一样,有些喜欢宅在家里,有些就喜欢到处跑。例如单船务的轮虫主要是依靠头冠纤毛的旋转进行浮游,或者间歇浮游生活。而双草木的轮虫也就是***木的主要是依靠竹腺分泌一些黏性物质,使它粘附在我们的机制上面,进行底栖附着生活或者是固着生长的一些苔藓等植物上面。
当然除了这些多数的轮虫依靠我们头冠纤毛的旋转运动之外,另外一些具有副肢的种类,例如三只轮虫多只轮虫最晚能从这些他可以利用副肢作跳跃式的运动。
总结:轮虫的大小为166μm* 230μm,适口性较好,粗蛋白含量最高,粗脂肪含量仅次于蛋黄,而且含有大量鱼苗所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价值较高。游泳速度低于0.02cm/s,在水层中分布较为均匀。轮虫可以在育苗水体中生长繁殖,不仅保持了其营养素的稳定,而且对育苗水质的污染微乎其微。另外,轮虫培育方法的研究非常丰富,培育技术比较成熟,可以保证轮虫有充足的来源,因此轮虫是解决鱼苗开口饵料、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鱼苗成活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