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怎么种植?
一、培养料配方。⑴稻草、菜饼、尿素、菇乐素、过磷酸钙、石灰.培养料***用二次发酵法,在室外堆制15天左右,其间翻堆3—4次,然后进菇房或菇棚,加温至65℃左右保持6—8小时,后降温至52℃保持3天,进行后发酵。 二、播种及发菌期管理。***用二次撒播法。即先把菌种量的2/3撒于料面,然后将菌种翻入料内,再把余下的1/3菌种撒在料层表面,用木板轻轻拍平。播种量为每平方米用麦粒种2瓶或棉壳种3瓶。播种后以紧窗发菌为主,温度高时适当通风。 三、覆土。当菌丝基本长到料层底部时进行覆土,覆土材料用细泥、砻糠灰或河泥、砻糠灰,龙糠灰与泥土的比例为20:1,用前喷甲醛消毒,水分掌握在捏得拢、撒得开,pH值为8左右。覆土厚度3—4厘米,每平方米喷清水2.25公斤,紧窗,土层缝隙里有菌丝冒出时补土。 四、出菇管理。覆土后约15天,菌丝开始扭结成原基,这时进行通风、喷水,使床面始终保持湿润状态,同时菇房(菇棚)内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达到85%—90%。 五、病虫害控制。一潮菇结束后,用敌杀死4毫升加水25公斤喷打床面,同时加大通风量,使水分不淤积于菇体而造成色变、烂斑。
准备充分发酵好的土壤,再将选好的品质良好的菌丝均匀撒在土壤上。
2、蘑菇适宜的生长温度在24摄氏度左右,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它的生长,每隔两三天还需要对植株浇一次水以保证土壤足够湿润,确保顺利生长。
3、蘑菇对阳光相当敏感,在光照下会停止生长。
蘑菇应该怎么种?种植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种植房间的准备
如果我们要选择去种植一片蘑菇的话,最开始的时候就要去选择一个地方,因为蘑菇是大棚里的蔬菜。选择的地点一般都在高处,但地面需要很平坦。周围也不要有较高的阻挡物,这样的话就有很好的通透性。对于搭建棚子的原材料,也必须要散光。地面上要铺上水泥,这样的话就很好打扫。在这个房间里也有设置一些菇床,可以用木头来制作,也可以用铁,砖也行。当然最后的时候,房间建好后一定要留下一个窗户,这样的话就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光照。
二、养料
一般养料的配置也非常的重要。主要就是堆出来的,有牲畜的粪便以及各种粮食作物的秸秆。制作时间可以从7月份就开始了。粪便要被太阳晒干,然后其他的材料都要被切成段状,最后加上石膏,用水浸润。先放一层草,然后再加一层粪便。一直按着这样的顺序。让他发酵。3到4天把他重新翻转一下,半个月左右就行了。
三、消毒杀菌
当蘑菇房被建成了之后,需要进行全面的清理。然后再把提前准备好的养料搬进去。把门窗都关上,调整室温达到60度,三小时之后再把温度调到50度,持续一周。之所以这样做,是让养料发酵得更彻底。而且在这一个时间段,细菌也能够被杀死,留下来的大都是对蘑菇有用的。对之后蘑菇的生长也有很大的帮助。
四、接种覆土
当第三步完成之后,温度被降到了20度就可以种植蘑菇了,首先要把养料很平整的铺在床上,厚度应该要达到15厘米。用穴播的方式进行播种。种下的每个蘑菇之间的距离应该要有十厘米。如果我们想要它生长得更快的话,就应该把他们之间的距离调小。接种完成之后也要控制好这些肥料的湿度。还要打开窗子增加通风量,最后在在上面盖上一层细土。就可以慢慢的等他开始发菌。
五、出菇管理
这是所有过程当中最重要的一步。虽然蘑菇已经种植好,但是这样也会影响到产量和质量。必须要控制好水分和温度。一般出菇的时候,湿度必须在70%。后面就可以恢复到80到90。这就需要我们经常去浇水,一般是每次少量但浇多次为好。温度也有一定的要求,生长的温度必须控制在10度到18度的中间,如果是出菇的话,温度就必须要升高到20到28度。这样的话就可以增加我们工作的速度。当它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可以开始进行采摘了。如果没有注意好这些细节的话,即使前面做得很好,最后也不会有多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