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虫养殖方法?
水池和密度:人工养殖红虫时,数量一般是比较多的,大范围养殖它们的行为十分普遍。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养殖池和密度。可以用水泥池来养殖红虫,水的深度控制在20-30厘米即可,不需要太深,水池的底部可以放置一些淤泥。红虫的数量不能太多,不然水中的溶氧量不足,而且食物也不足。
步骤/方式二
食物:红虫可以吃的食物是比较多的,有些红虫只吃肉,而有些则是杂食性的,肉食和素食都可以吃,甚至一些细菌也可以成为它们的食物。若是人工养殖红虫,还可以在水中适量加入一些葡萄糖,这样红虫的生长发育会更好。
步骤/方式三
水温:在养殖红虫的时候,还需特别注意水温,因为水温对红虫生长发育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红虫比较怕热,而不太怕冷,可以保持在10度左右,或者十几度都是可以的。温度适宜时,红虫的生长、繁殖速度都是比较快的。
步骤/方式四
换水:养殖红虫还得注意换水,不然水质会比较差,溶氧量也不足。具体的换水频率可以根据水池中水的状态来定,可以实时监控水池中的水质。
步骤/方式五
光线:红虫不喜欢强光,所以尽量让水池处于阴暗一些的状态。若白天有比较强烈的光线,建议及时遮蔽一下。
红虫养殖需要什么条件?
答:一、养殖条件
1、红虫比较喜爱生活在微流肥水中,因此在人工养殖时要达到这个条件,一般在每年的春末秋初,是红虫大量繁殖的季节,此时红虫都会在水面浮游,导致水面为棕红色,就需要用容器进行收集。
2、如果是小规模的养殖,可将水底淤泥和红虫一同取回,将它放在玻璃器具内,然后使用天然水进行饲养,如果是使用自来水饲养,就需要先将自来水放在太阳下暴晒2-3天。
3、饲养时要每天换1次水,在低温时要做好防寒措施,因此可用红色的湿润毛巾覆盖容器保湿,容器需要选择大口径的,这样红虫会浮出水面呼吸,如果容器口比较小的话,就会容易出现死亡。
二、控制光源养殖红虫光源非常关键,因为红虫离不开光照,所以在晚上一定不能将灯光关掉,如果晚上没有光源,红虫久会因为懒得呼吸,容易导致死亡,一般在晚上可用1个5瓦的小灯泡做光源。
三、水质调控
1、水深在3-5cm为宜,在春季养殖的时候,白天的水位可稍浅,可提高水温,而在晚上就可以适当加深水位,有利于起到保温防寒的作用。
2、红虫比较喜爱微流水环境,如果水流过大,会带走培养基上的营养物质和卵,同时也会消耗红虫大量的体力,不利于增加产量。
3、如果水流过小,又不利于水体和排泄物的排出,jiu容易导致水质恶化,造成死亡,根据实践生产得知,每秒有5-10升的水流量是较佳的水流环境。
4、同时红虫对于农药以及有害物质比较敏感,在水质管理时要注意这一点,不可以使用喷洒过农药的水以及工业废水等。
四、饵料投喂
1、红虫主要摄食泥土中有机腐屑,非常喜爱甜酸性饵料,家禽粪便、生活污水等都是红虫的饵料,一般在专业的养殖场,都是使用米糠、点锯未、淤泥、鸽粪等原料发酵后制成饲料,如果是家庭养殖的话,可用酵母粉泡水喂食。
2、投喂也是红虫生产的关键点,投喂时少量多次可提高产量,一般3-4天投喂1次,每次每亩投喂粪肥50-100kg,将其兑水搅拌后进行全池泼洒。
3、在投喂的时候,要注意残饵的数量,不能盲目多投,以防水体中有机物过多,而引起发酵产生有毒物质,影响后期红虫的产量。
红虫的养殖方法?
室外养殖法:
利用水泥池或土坑均可,一般深1m,面积10-30m 的水池,用漂***或生石灰10ppm干法清塘后,曝晒7天后加入0.5m深的水,再曝晒7-15天开始施肥。水泥池投放马粪或其他畜粪1.5kg/m3作为基肥。
土池的施肥量为4kg/m3,马粪或其他畜粪与1.5kg稻草等无毒的植物茎叶作为基肥。施基肥的目的是促进水体中的藻类大量繁殖,为水蚤生长繁殖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从池塘或小河沟中捕捞水蚤,经过清洗、消毒后投入池中,在水温18℃-25℃ 的情况下,大约经过3-4天后水蚤开始大量繁殖。捕捞时应隔1-2天,每次约10%-20%。捞过数次后,如发现水蚤量减少,应停止捞取,马上加注新水,适量追肥。追肥量要根据水色、天气的变化进行适当调整。
通常情况下,池水以黄褐色、水体透明度保持在30cm左右为宜。如水色过清就应多施肥,水色深褐色或黑褐色应少施肥或不施肥。追肥时要多种肥料交叉使用(粪肥、氨肥、氮肥、磷肥等),不要使用单一肥料,以利于水中各种元索的保持动态平衡。
室内培养法:
室内培养受天气变化影响较小,培养条件较易控制。缺点是只能少量的生产。木桶、玻璃缸等能盛一定体积水的容器都可作为培养器具。培养时先将清水(天然水或自来水)注入培养器内,曝晒3-4天后加入新鲜马粪1.5kg/L、沃土20g、稻草或其它无毒植物的茎叶2g。
粪与土可直接加入。草类切碎煮沸加入。然后用木棒搅拌后,静置2天。最后进行引种,以8-12个/L为宜,经3-4天后,水蚤就开始大量繁殖。以后根据水的肥度隔5-6天施肥一次。
扩展资料:
营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