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的种植与栽培技术?
香菇种植与栽培的技术如下:
1、基质:种植香菇之前,可以将麸皮、锯末、白糖、清水、腐殖土等物质混合成基质。将基质放在高温的环境中消毒。
2、种植:在无菌的环境中,将香菇的菌丝接种在基质中,然后将其放在菇房中养殖。
3、管理:香菇喜欢湿润的生长环境,生长过程中需及时补充水分,需将空气湿度维持在55~65%之间。
香菇该怎么栽培与管理?
第一种香菇天气温度湿度都很重要,温差大香菇长的肉厚,湿度大香菇长得太快,香菇肉薄,口感没有肉厚好。
第二,在种值的每一步都特别重要,每一步都要非常细心,不能偷一点懒,真的是比照顾孩子还细心
香菇,又名花覃、花菇等,因肉肥厚,香味独特,营养丰富,食药同存,可鲜食,也可干食,被称为菇中的皇后。
香菇的栽培与管理,是由香菇自身的生长习性和特质而决定的,遵循这习性和特质,为它的生长创造条件,就为栽培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香菇的栽培方式。
香菇的栽培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椴木栽培,一种是代料栽培。椴木栽培,较为传统,浪费木材,加上椴木***的短缺,越来越难以获得,目前已基本被代料栽培所取代,种植者已很少***用。
二,栽培方法。
香菇的栽培方法,是由栽培方式决定的。代料栽培是目前香菇栽培的主流,所谓的代料栽培,浅显的说,就是用适合菌类生长的原料,代替菌类原生态状态下,所必须具备的基质,代替原基质的原料为菌类提供碳源和氮源,菌类在这些原料中获取营养,来满足自己的生长。本文就以代料栽培方法为主进行叙述。
【1】选用菌种。
目前,香菇的品类很多,分类也很复杂。按商品,可分为花菇、冬菇和香覃。按生长周期,可分为早熟和晚熟品种。按生长温度,可分为高温、中温、低温品种。所以种植者应按区域的气候特点,种植时间,市场实情和自身掌握的实际硬件(大棚自身条件和设备配置等)来选取适合自己的品种。
【2】培养料的选取和生产。
①备料。可做香菇栽培代料原料主要是: 玉米芯、棉籽壳、木渣、米糠、糖、玉米粉、生石灰、石膏等,栽培配方的不同,选取的原料也不尽相同,原料混合后要达到33~35 : 1的碳氮比即可,这样就能满足香菇正常生长所需的营养。选取培养料应遵循好获取、新鲜无霉变、运距短的原则。
②拌料。培养料准备完毕,即进入生产阶段。如果选用配方中包含玉米芯和棉籽壳,应对它们先进性行预湿,闷透后与其它培养料按比例混合。这个过程关键点是掌握好培养料的水分含量,必须达到60%。最简单的检验方法是,抓取培养料并紧握,指缝见水而不滴,即达到要求。
③装袋。装香菇的菌袋一般选用15cm×35cm×0.005cm(长、双幅宽、厚)或15cm×55cm×0.005cm的聚乙烯专用袋。传统装袋方法是手工操作,随着装袋机械的普及,手工操作被机械所代替,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装袋质量。
④灭菌。培养料经装袋处理后变成了菌包,菌包装好后,应尽快送入灭菌仓进行灭菌处理。灭菌的重点是保证灭菌仓温度和灭菌时长,灭菌仓温度一定要达到100℃,并在这个温度下灭菌12小时以上。
⑤接种。灭菌后的菌包,经降温达到28℃以下时,应立即开始进行接种。接种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关键点是: 接种场所的消毒灭菌、接种人员着装及使用工具的消毒灭菌。
经过备料搅拌装袋消毒灭菌几道程序后,香菇栽培进入了养菌期,正式开始管理阶段。
三,管理方法
香菇菌包接种完毕后,要经历三个阶段,才能采摘。这三个阶段称为养菌期、转色期和出菇期,不同的时期,香菇有不同的生长特点,所以不同时期也必须***用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1】养菌期的管理
香菇养菌期的管理,主要是对香菇菌丝体的生长管理。养菌场所的温度湿度光照和氧气,是影响菌丝体生长的四大要素,管理内容就是对四大要素的调控。
①温度。接种后10天左右,温度要控制在15℃左右,待菌种萌发,菌丝吃料。菌丝吃料后,温度要控制在22~25℃之间。这样可有效防治杂菌侵染。
②湿度。发菌期空间相对湿度要保持在70%左右,打破杂菌适宜生长的高湿环境,以杜绝感染杂菌。
③光照。保持场所黑暗或弱光,避免光线抑制菌丝体生长。
④氧气。菌丝体喜氧,要保持场所内氧气充足。接种两周左右,可***取菌袋扎喜孔,增加袋内含氧量的方法,保证菌丝氧气供应。
在这四要素控制较好的条件下,菌丝经过30天左右的生长即可长满菌袋,此时,应对菌包脱袋处理。脱袋后,菌丝逐渐开始发生颜色变化,进入转色期。
【2】转色期管理
转色,指的是在菌丝长满菌袋,完成生理成熟,白色菌丝体表面在一定条件下,形成一层棕褐色的菌膜,这是香菇种植独有的阶段,也是与其他食用菌种植的不同之处。转色颜色的深浅、菌膜形成的薄厚,对原基的形成和发育,对香菇产量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颜色深菌膜厚薄适中,原基形成快,香菇质量好产量高。所以转色期,是香菇生长的一个重要时期。
转色期,一般从脱袋后持续15天左右。在此期间应做好以下管理。
①温度。在15~26℃之间进行变温调节,拉大温差,***菌丝快速变色。但最高不能超过28℃,最低不能低于15度。超过也不容易转色。
②湿度。保持在85~90%。湿度过低,如造成菌丝面干燥,转色会立即停止。
③光照。加大场所光照,光照越强转色速度越快,但要求漫射光照射状态,不能强光直射,强光会抑制菌丝变色速度。
④氧气。要保持场所内空气新鲜,氧气充足,加大通风,但要注意通风强度,微风为主,不能直吹菌棒,否则会造成菌棒干燥,影响转色。
菌棒转色期完成,香菇栽培就开始进入出菇期。
【3】出菇期管理
香菇出菇期的管理内容,与以上所述养菌期和转色期一样,只是影响香菇生长各因素的指标有差异。
①温度。经过转色期,进入出菇初期,此时,同样要***取拉大温差进行催蕾。温度可以保持在10~23℃之间,昼夜温差在10℃左右最为适宜。菇蕾形成后的子实体生长阶段,温度在15~22度之间最为适宜。
②湿度。要保持在85~90%左右即可。
③光照。场所处于散射光状态。
④氧气。适度加大通风量,保持氧气充足,此时,子实体呼吸消耗氧气较多。
自现蕾至子实体成熟,大约需要一周左右,即可进行***摘。期间,如菇蕾过密,还需疏蕾。***摘后,场所应低温低湿,进入第二潮出菇准备。
香菇的种植,栽培与管理是一个系统过程,节点明确,但细节较多,一定要勤于观察,耐心管理,才能获得好收成,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我是初始农人,每天分享农技。个人观点,不妥之处,请指正。欢迎关注、转发、评论、点赞。
香菇又名冬菇,香菇营养丰富,含多种维生素及大量钾盐,是高级碱性食品,被誉为“蘑菇皇后",是世界最著名的食用菌之一。
香菇生长受温度、湿度、空气、光照和酸碱度等环境条件影响。因此,香菇生长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菇场选择:菇场多选在森林繁茂,坡度小的山谷,或山腰或山脚,四周群山环抱,中间开朗,有常绿阔叶树和混交林荫蔽。靠近水源,南向或东南向,平均气温20一28℃,空气湿度不低于75%,土壤为砂质土和潮砂土。
【2】菇树选用:适宜香菇栽培的树种为质地较硬的无油树种,以麻栎、栓皮栎、青刚栎最好。出菇产量高、质量好、出菇年限长,树龄以8一25年,菇树直径9厘米以上为好,但不宜太粗,以6一15厘米的树径出菇快,产量高。
【3】菇树的砍伐和整理:菇树砍伐一般在叶黄到萌芽前进行,以叶黄初期和中期为好。菇树砍后放置一个月左右去掉侧枝,把树枝在距树干3一5厘米处锯成平桩,树梢从顶端0.5一0.6米处锯断,再按1米长锯成段木。段木两端用石灰水涂抹,防止树液流失和杂菌侵入,促使伤口愈合。然后把段木按“井"字形堆积,其上用枝叶覆盖,要求适度干燥。
【4】接种:2一3月,温度5一10℃左右接种为好。接种前如果段木过干,应先适当浇水,等表皮晒干就可接种。其方法是:用电钻打洞,洞距段木两头3一6厘米,穴距10一15厘米,行距7一10厘米,深1.5厘米。洞打好后,取蚕豆大小菌种填入洞内,另外取洞口大小的树皮盖好洞口后轻轻敲平。接种用具和接种人的手都要用0.1%的高锰酸钾水消毒,接种场地要清洁,晒不到太阳,淋不了雨水。
【5】上准盖衣:上堆前,先清理干净堆场,每亩用2.5kg石灰撒于地面消毒。接过种的菇木按“井"字形堆放在树林中,下垫石块,堆高不超过1米,宽以菇木长为准,长随意。堆好的菇木,四周及其上用树枝覆盖,以隐约见到菇木即可。接种后,出菇前保持菇木含水率40一50%左右,温度20一28℃,这样菌丝生长好,出菇早,产量高。堆码后,每月要翻码一次,实行上下左右对调,有利于菌丝生长完好,出菇产量高,还要及时防止杂菌侵入和鼠害。
选取优质的木材用木屑机进行粉碎成直径1.5厘米左右的木屑,木材选用含有油脂性的木材:如松树,柏树等;制备好的木屑中需要加入一定比例的水,麸皮,白糖,石膏等物质,并均匀的减半均匀,至少搅拌3次;木屑搅拌好之后,进行装袋,***用装袋机,人工套袋,然后用封口机封袋,注意要装严实;装好的菌袋需要进行高温灭菌处理,通常将其放在一个密闭的大锅中,并要能承认一定的压力,加热升温到100度,并保温24小时以上进行彻底的消毒灭菌处理;灭完菌的菌袋需要放进消完毒的大棚中,等冷却后进行点种,点种全过程必须严格消毒处理;菌丝开始生长,后续过程中要定期的给菌袋扎孔进行增氧以促进菌丝生长;***摘的鲜菇要剪掉香菇腿,然后放在烘箱中进行烘干处理,烘干的鲜菇外观较圆,色泽鲜艳,底板黄亮,散发出绵绵的香气。
1、首先注意温度
香菇属低温型菌类,菌丝在5—32℃之间均能生长,人工栽培调整好适宜的温度。
2、选择好培养基
常见培养基以木屑为主:木屑78%、麦麸20%、蔗精1%、石灰粉1%,清水适量,料水比为1:1.2。
配料前先将木屑进行发酵,杀死各种杂菌,然后用筛子将杂物筛出。可在干净的水泥地或木板地上将料拌匀。
菌丝生长时培养基含水量以50%—55%为宜,菌丝生偏酸性pH值5.5—6。
若配置的培养基偏碱性可加入浓度为3%的盐酸溶液进行调和。由于一般在灭菌后pH值会下降,因此拌料时偏高一点为好。
为防止杂菌污染,配制培养基时可加入0.1%的多菌灵。
3、接种的时候注意环境消毒,接种的过程要快,减少对菌种的污染
4、香菇出菇以后要进行人工催菇管理
(1)控制室温15℃。
(2)进行干湿交替冷热***。
(3)保持空气的相应湿度90%左右。出菇期间应将菌块作“人”字形排放。一般一次接种能长三茬菇
新手在家怎样种植香菇?
香菇种植其实是相对容易的,种植前需要了解当地的原料***,比如木屑、麸皮等,另外确定是袋栽还是用椴木栽培,需要有接种设备、灭菌设备,香菇菌种、销路等调查,确定规模。种植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水分、温度等。
香菇种植方法及配方?
香菇是木生菌,需要以纤维素、木质素、果胶质、淀粉等作为生长发育的碳源,要经过相应的酶分解为单糖后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香菇以多种有机氮和无机氮作为氮源,小分子的氨基酸可直接被吸收。香菇菌丝生长需要多种矿质元素,以磷、钾、镁等元素为主。
香菇种植技术与管理?
1、基质:种植香菇之前,可以将麸皮、锯末、白糖、清水、腐殖土等物质混合成基质。将基质放在高温的环境中消毒。
2、种植:在无菌的环境中,将香菇的菌丝接种在基质中,然后将其放在菇房中养殖。
3、管理:香菇喜欢湿润的生长环境,生长过程中需及时补充水分,需将空气湿度维持在55~65%之间。
香菇种植技术标准?
香菇种植技术要求很多,最重要的是搞好菌棒灭菌消毒,一般要在100度常压消毒36小时。
香菇种植先要进行菌种的制备,确定好栽培季节后,就可以进行培养的选择及配比处理,培养料发酵后进行装袋,再打穴接种,接着是发菌管理及转色管理阶段,最后进行催蕾操作,出菇期要科学管理,最后采收香菇。
、菇场设置
香菇的菇场要将其设立在背风、光照充足、自然***丰富且水源充足的地方。然后按照70%的荫蔽度做好菇场的清理工作,便于后期管理,提高场地的通透性。在接种前要清除场地内的落叶枯枝及周围的腐烂物,避免杂菌害虫过多影响香菇的生长。然后要做好整地工作,控制好密度,设立管理通道。如果周围树木不足,荫蔽度低的话则要搭建好遮阴棚。最后在地面要泼洒一层石灰,防止害虫杂菌入侵。
2、菇树准备
可以用于种植香菇的树种有非常多,一般以壳斗科的树为主。菇树不可含有芳香油物质,防止影响香菇的生长。树皮不可过薄过厚,保证紧贴树干,可便于种植过程中的温湿度调控,降低杂菌入侵几率。要保证心材少,促进香菇菌丝的分解。菇树的直径保持在15厘米左右,树龄也要在10年以上。如果树龄小的话,香菇出菇时间会提前,且香菇肉薄,菇树容易腐烂变质,对产量会造成很大影响。
3、适时接种
香菇在接种的时候,其温度要控制在10-15度左右,通常在南方地区3月左右进行最好。首先我们在菇树上要控制好行间距打好接种穴。相邻的接种穴要控制在距离断面6厘米左右,提高防杂菌力。接种穴的直径及深度控制在15毫米左右。打好接种穴之后,要及时接种,防止接种穴水分流失,有杂菌入侵。一般以随打随接为原则。接种后要及时用蜡封好接种***,或者是盖上与接种穴大小一致的木块,将其敲紧敲平。提高密封性,减少水分蒸发,促进香菇的生长。
4、种植管理
接种后的菌丝是被弄碎了的,因此菌种的生长能力也有所下降,其适应能力也会有所不足。所以我们为了保证香菇的生长,恢复菌丝的长势,要做好保温保湿工作。如果发现菇树树皮翘起的话,那么则要加强遮光工作,适当浇水提高保湿能力,将空气湿度控制在65%左右,温度在20度左右。并且由于层数的原因,每层的菇树温湿度都不同,所以我们每个半个月左右要翻堆一次,根据周围环境及天气等合理改变形式,促进菌丝的生长。
设立菇场:要在背风、水源充足的位置建造,设立后清理干净。
2、准备菇树:主要以壳斗科的树为主,树龄要在10年以上,直径要在15cm。
3、适时接种:气温10-15℃时进行,在菇树上打穴接种,接种后尽快封口。
4、种植管理:菇树树皮翘起后要遮光,并尽快浇水保湿,空气湿度要在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