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淮山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淮山是一种喜温的作物,生根发芽的适宜温度为10-24℃左右,在我国除了比较寒冷的地区,大部分的省市地区都可以种植淮山,种植淮山适宜选择松软的沙土,地势较高排灌方便的地区,土壤酸碱值为微酸性或中性。
二、挖沟晾晒
一般都是根据淮山的品种类型,来决定挖沟的长度,挖好沟后,不要马上进行播种,要根据气温晾晒几天,再回填土沟,在回填的时候要,需要按照底层、下层土、中层土次序进行压实,然后将表层清理干净即可。
三、挑选品种
种植前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等因素,挑选优质、没有病虫害、活力高带芽块的淮山,然后将切口处抹上消毒灰再进行种植。
四、搭建支架
淮山在生长过程中,必须要将藤蔓远离地面,淮山的藤蔓刚开始长出的时候,就需要搭建支架进行牵引,让淮山的藤蔓顺着支架慢慢往上爬,比较低成本的支架可***用竹块搭建,一般可以竖1个人字形框或者框型架,高度为2m左右。
五、适时除草
当淮山茎卷到支架上,每隔15天要进行1次除草,除草的时候,要将框架之间的部分土壤挖至框架内,让框架内凸起来,框架外形深度为20cm、宽度为30cm左右的沟,方便雨季进行排水。
六、施肥方法
当淮山的藤蔓卷到支架一半的时候,可施1次尿素,施肥的量要根据淮山的生长情况,以及藤叶的颜色而定,一般长得比较旺盛的要少施,弱苗要多施,当藤蔓长满整个支架的时候,发现有弱苗或者黄叶的淮山,可再次进行施肥。
七、灌溉与排水
淮山比较抗旱,不过想要高产就要注意浇水的量,一般第1次追肥前后,如果土壤比较干燥,可以浇1-2次水,雨季的时候,需要及时清理沟渠进行排水,避免田间出现积水,导致淮山的品质和产量下降。
山药的种植方法?
1. 种植时间:在20-25℃的温度环境下,能够实现丰产。茎块发芽温度要在10℃以上。不同地区的种植时间略有不同,如地区山药3月份种植,黄淮海地区山药3-4月份都可以种植,华北地区要在5月份种植。
2. 土壤处理:选择地势高、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并进行深翻施肥,促进土壤熟化,减少土壤病虫害发生。开沟作畦,并施入腐熟的有机肥、草木灰、过磷酸钙,保证肥料和土壤充分结合。
3. 种植模式:单作,实行2~3年轮作一次,忌连作。
4. 栽种方法:可***用芦头繁殖法和零余子育种繁殖法。栽种时,开8~10cm深沟,将芦头朝同一方句水平放于沟内,株距以两芽头之间的距离为准,覆土6~8cm并踩实,耙平。零余子繁殖常***用沟播。
1.选地选种
应该选择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或轻壤土,忌盐碱和粘土地,而且土体构型要均匀一致。目前市面上可供选择的山药品种不少,传统种植九斤黄、日本白、 牛腿山药等等,可以根据浅生槽长度及市场行情选择效益好的品种种植。
2.种植时间
一般每年3月中下旬栽种,10月收获,生产周期1-2年。据了解,因地区温度的不同,种植时间也不一样,华东地区一般在每年的清明前后种植。
3.催芽
先在室内或田间畦面上铺3-5厘米河沙,将种著小块放在河沙上铺成10厘米左右厚度,然后盖上3-5厘米湿稻草或河沙,如遇低温或阴雨时应支撑覆盖小拱棚保温、防腐烂。经过20-25天,当种著小块长出的幼芽长5厘米左右时即要及时定植。
4.施肥要点
齐苗后每20-30天追肥一-次,连施3-4次,每次每亩施复合肥5-10公斤。种植后120天左右开始转入块茎生长期时重施攻薯肥,亩施20-30公斤复合肥、花生麸25公斤或生物有机肥100公斤。施肥应在雨后或灌水后,同时应及时进行培土。覆盖在浅生槽上的土层保持10-15厘米厚。
5.水分管理
苗期和块茎生长初期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好,但块茎进入生长旺盛期以后,应保证有充足水分均匀供应。9-11月 是山药块茎快速伸长膨大期,特别要保持土壤湿润,如水源不足对产星影响较大,因此有条件的应尽可能保证水分供应。块茎收获前10天左右应停止浇水,以利采收后销售或贮藏。
5.***收要点
***收时宜在晴天上午,把浅土层稍微翻开后,就可将整条山药块茎轻松取出,就地晾干表皮水分后, 对薯央进行分级包装贮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