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树的种植方法?
2、基肥:往土壤中施加氮磷钾复合肥和有机肥作为基肥,有利于荔枝旺盛生长。
3、修剪:将荔枝树的过密枝、徒长枝和病弱枝剪去。
4、防病:及时向荔枝喷洒除菌药剂,防治病虫害。
荔枝的种植方法?
方法如下
荔枝的种植方法:挑选土地、苗木、挑选酸性土、定植时间、种植密度、光照、种植要规范、养护、排灌系统要好、整形、开花前期、结果时期。
1、挑选土地:适宜在靠近水***的山地栽植,确保有足够的光照。
一、种植时间
可通过荔枝种子来种植盆栽,应选好适宜的种植时间。可在每年春季的4-6月份或者是秋季的8-9月份种植,春秋季节气候温和适宜,能促进***萌发生长。
二、处理***
选择成熟饱满的荔枝,从荔枝里面剥出充实、健康的***,将***表面的果肉剔除掉,清洗干净。将***浸泡到温水中充分吸收水分。在浸泡***期间,要定期换水,在浸泡3-6天后,***外壳出现裂痕,出现白色芽点,此时可以进行播种。三、准备盆土
准备好大小合适,深度适中,底部透气的花盆,花盆材质要保持通透。准备配制好疏松透气的肥沃土壤,可用腐叶土、园土、沙土混合配制,可混入少量的基肥,配制好的土壤做好消毒杀菌处理。在花盆底部垫上瓦片,将土壤装入花盆中。
四、进行播种
将土壤平整好,将荔枝***播种到土壤中,覆盖上一层薄土,适当往土壤中浇水保持好湿度,大约一周左右后,***就能萌发出苗了。
五、后期管理
荔枝小苗长出后,刚开始要适当遮阳,避开直射的强光,等小苗生长稳定后,可逐渐增加光照。养护期间要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合理追施薄肥,满足生长需求。
荔枝的种植密度和种植方法如何?
在种植荔枝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荔枝的密度。种植密度不宜过密,但是我们也一定要合理地利用好土地,一般来说,我们每亩地种植五十株到六十株左右的荔枝就可以了,平均每株荔枝树之间的行间距是三米五到四米,株间距在三米到三米五之间就可以。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也要对荔枝树的树高来进行适当的调整,最好控制在一米五到两米左右。
传统的荔枝种植密度是每公顷200〜250株,较疏植。由于前期荔枝生长慢,不利于早结果和提高产量,而且浪费土地***。矮化、密植栽培是国内外果树栽培的发展方向。荔枝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阳光、空间和地力,迅速提高叶面积指数,增加植株光合效率和光合产物的积累,提高早期的产量及经济收益。
但也不是越密越好,种植过密,树冠过早封闭,对结果不利。所以,提倡合理密植,用科学配套的栽培管理措施,获得早投产、早收益的效果。目前,常用的种植方式如下:①永久性定植。荔枝产区传统定植法,株行距一般为6米X7米,每公顷种植200〜250株。
由于永久性定植株行距宽,早期可利用株行空间间种短期作物,但要以不与荔枝争肥争水及阳光为原则,如套种桃、李、梅、菠萝等果树(待影响荔枝生长后砍掉)或间种瓜、豆、蔬菜等作物。因此,前10年,可依靠间种作物提供经济收人。
但这种种植方式,树冠形成缓慢,结果及丰产均迟,投资回收慢;高大的树冠给栽培管理、采收、防治病虫害等工作带来困难;根系较深,树体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调节也难,容易造成大小年结果现象。②***密植。
***密植是通过果园规划,有***、有目的地进行合理密植,是矮化、密植、早结、丰产栽培的重要环节。其特点是定植时密度大,通过一系列技术措施,取得早期产量和经济效益。株行距一般为4米X4米或更密些,每公顷种植600〜1000株,定植时株数为永久树的3〜4倍。
由于株行距密,早期可获得产量,当树体枝条交叉封行后应有***回缩修剪。在正常投产一定时间(一般为8〜10年)后,有***地进行多次间伐或移疏,使保留的树能继续正常生长结果。③种植方法。荔枝苗要带泥团并用塑料薄膜包装移苗。
种植时小心把包装泥团的塑料薄膜解除,用手握住泥团,把苗移到植穴内;培土时用穴边的碎土,轻轻压实,切忌大力踩踏,以免伤根。培土高于苗木泥团2〜3厘米即可。然后用泥土在苗周围筑成直径80〜100厘米高于地面15〜20厘米的碟形树盘,因树盘松土会下陷便于淋水,并淋足定根水。
夏、秋季节植苗要用覆盖物盖好树盘,干旱时应及时淋水防旱;大风多发地区应设立支柱扶持,防止树木摇动伤根。种后经常检查成活情况,如发现叶片有凋萎现象,立即把苗木的大部分叶片剪除,以减少水分蒸发;死苗的应在1个月内及时补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