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蟑螂有哪些风险?
大量证据可以肯定四害能够传播疾病,老鼠和苍蝇更是具备传播非洲猪瘟。
我们都知道当前非洲猪瘟让猪场老板提心吊胆,除了做好进出养殖通道及养殖场栏舍内的消毒工作外,还需要***取生物安全、提高免疫力等措施。但这还远远不够,如果养殖场的四害问题没有解决,有可能带来严重后果,这绝不是危言重听!
如:你猪场其他工作都做好了,一直老鼠从养殖场外的路上踩到含非洲猪瘟的猪粪、爬上过病猪运输车辆的车、到过周边居民偷吃过猪肉或潲水等情况,再到你的猪舍中,就可能将***传播过来。
还有蚊子、苍蝇等不仅可能从养殖场外传入,还是加快养殖场内传播包括非洲猪瘟在内的其他疾病传播媒介。
蟑螂养殖技术有哪些?
蟑螂养殖,几年前曾报道通过养殖户的现场介绍或许是值得推荐一下,即蟑螂的生活习性生活在阴暗并相对潮湿的环境,那么人为的就应该设置它适应环境例如利用农村的旧房子并利用传统的瓦片设置既要方便回收又方便它出入找食吃,至于喂养的食物可根据养殖当地环境的废弃物,至于蟑螂快大以及最好的物质还需养殖户在过程总结了。
养殖形式分为两种:1、与土元混养 2、 蟑螂专养 与土元混养,土元饲养土的制作。在我场的实践操作中发现蟑螂与土元混养并无太大的冲突,甚至还产生互补的优势。蟑螂是不入土的,特种动物药材养殖 效益高销路好,白天它只是钻在坑房内墙壁缝隙内,夜晚才出来觅食。而土元白天入土,也是傍晚出来活动觅食,在饲养土元的过程中,会有土元当天吃不完的饲料,这些饲料对于蟑螂是极好的食物,并且土元饲养间内的光线、温度、湿度对于蟑螂来说也极其适宜。在我们实践中发现,在饲料来源不足时,成年蟑螂也有捕食土元幼虫的现象,解决方法是: ①白天控制饲养室内有一定光线,使蟑螂不能出来觅食。 ②在饲养食物时,在土元坑池的隔档上也放上一些饲料,使蟑螂不至于饥饿而捕食土元幼虫。
蟑螂养殖技术及场地建造?
1.蟑螂专养室的建造:
(1)把门窗对称后改小,在顶层2.5m-2.8m高处留两个透气孔,便于空气对流……
(2)把四周的墙壁及顶层用保温器保湿材处理好,这样养殖室就建好了,(20平方米),大约花费1000元 。
2.蟑螂专养室的设施:中间设宽约一米的走道,两边是蟑螂栖息地。在栖息地两边建造2.5m高的立体养殖槽这种养殖方法不同于以往的箱养、柜养以及池养。
以往的这种养殖方法成本高,因空间小,造成蟑螂容易死亡,降低繁殖率,因行动受到限制,不易得到充足的水源特别是刚孵出来的小蟑螂两天之内找不到水源就容易死亡,不能充分利用空间而限制蟑螂的自由繁殖。
目前最新研制的专养室成本低,空间大,蟑螂可以自由***食、吸潮、繁殖、生长…
3.蟑螂生长最主要的就是温度和湿度,温度在20℃-33℃皆可生长,但最佳温度是28℃-30℃,。
空气湿度最好 是75%-80%,这样能提高卵鞘的孵化率,蟑螂生长速度最快。
湿度过小,蟑螂蜕皮慢或蜕不掉皮,导致其死亡。
在这种养殖方法下,蟑螂从不生病也无需用药。
1、养殖场地
蟑螂不同于一般的动物,最好是在较为密闭的地方养殖,这样能够防止其逃窜出去。准备好一个大小适宜的瓦缸,在底部放上一些旧报纸或是牛皮纸卷,并在缸壁上用铁钩挂住饮用的水和饲料,再用铁纱和木板盖住缸口即可。
2、环境因素
蟑螂生活的地方湿度不能过低,一般要保持在70%左右,定期为其喷水保湿,温度也不宜过高,全年都要保持在28-33摄氏度左右,远离噪音多的地方,保持安静,且光线不宜过强,最好在暗室中养殖,这样蟑螂才能够正常的生长。
3、饲料配比
蟑螂是一种杂食性的昆虫,消化能力强且食量很大,因此要使用营养物质丰富的饲料为其补充养分,将玉米粗粉、食盐、石粉、鱼粉、猪油、红糖、菜籽饼等进行混合搅拌放入食槽中,并要保证水槽中随时都有水供蟑螂饮用。
4、防药防害
蟑螂的生命力很顽强,且繁殖速度快,但其在若虫期的时候对害虫灵、敌敌畏等农用的杀虫药剂的抵抗能力是很低的,很容易出现食欲不振甚至是大面积死亡的情况,因此在养殖蟑螂的地方附近绝对不能喷洒或施加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