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实怎么种植高产?
追肥 根据苗情决定追肥次数和数量(芡叶在7~8月封行比较适宜)。施追肥可与除草壅根相结合。植株缺肥的标志为,叶片薄而发黄,新叶生长缓慢,与前一片叶大小相差很小,叶面皱褶密。芡叶为浮水叶,不能排水追肥。一般***用肥球深施(封行前)或叶面喷施(封行后)两种追肥方式。肥球用泥土和肥料沤制而成,即用腐熟人粪尿250~375千克,分2~3次拌入500千克半干河泥中,每拌1次应堆放几天使泥土充分吸收养分,待半干时再捏成泥团,每个约重0.5千克。如在泥团中增加一些复合肥料,效果更好。施肥团时,应远离植株10~15厘米,每株每次l千克左右。一般在封行前施肥2~3次。植株生长盛期及封行后叶面喷施0.5%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混合液,能明显增加植株抗性和提高产量与质量。
1.育苗
播种前5~7天,在田中开挖好2.0~2.5米见方、深15~20厘米的育苗池。清整后灌水10厘米左右,等泥澄清沉实后,将已发芽的种子近水面轻轻放下(***不要陷入泥中太深),每池约可下种5千克。
2.***植
播种后1个月左右,当幼苗已有2~3片箭形初生叶时即可移苗***植。5千克***约需0.2~0.4亩秧田,按此标准在移苗前把秧田准备好。定植前按大田或湖荡水位,逐渐加深秧田水位,使芡苗定植后能适应深水的环境。
3.定植
6月中、下旬芡苗圆盾状后生叶直径达25~30厘米时即可定植(每5千克***的芡苗约可定植8~10亩大田)。湖荡种芡,定植前先按株行距栽茭草定点(俗称“栽潭草”),定植时可按潭草的位置扒塘和种芡。在芡叶直径有70厘米左右时,可把潭草全部拔掉。
4.病虫害防治
莲缢管蚜、菱角萤叶甲、菱角紫叶蝉、斜纹夜蛾、食根金花虫、草鱼、椎实螺、水禽和水鼠均能危害芡实引起减产。防治方法可***用植保上的常用方法。
芡实又叫鸡头子,是睡莲科的一种水生植物的果实,果实可食用.也可作药用,产于我国南北各省,生在池塘、湖沼中。
芡实的种植方法
1、浸种催芽:长江中下游地区于4月初将***漂洗洁净后用清水浸种,水深以浸没***为度,常常换水,日晒夜盖,白日保持在20~25℃,夜间16℃以上,经7~10天大部分发芽即可播种。
2、播种育苗:播种前5~7天开挖2米见方、深20厘米的育苗池,根除丝状藻类、浮萍、杂草等有害生物,整平底泥,灌水10厘米左右,等泥水澄清后将已发芽的***接近水面均匀撒播。
3、移苗***植:播种后1个月左右当芡苗有2~3片幼叶时即可移苗***植,1千克***需40~50平方米秧田,秧田除尽杂草和有害生物,灌水15厘米左右,整平泥土,不宜过肥,移栽不宜过深。
4、实时定植:6月中下旬芡苗圆盾状后生叶直径已有25~30厘米时即可定植,定植前每亩125~166株左右开穴,开穴时要根除穴内杂草并施入适量基肥,过1~2天待穴内泥水澄清即可定植。
芡实的田间管理方法
1、查苗补苗:芡苗一般定植7~10天就可返青,成活后至少要进行1~2次查苗补缺以确保全苗,查苗时看到生长不良的芡苗,要检查其心叶是否有积泥,如有应予根除。
2、水层处理:芡苗定植时水层不宜浅于30~40厘米,成活后可逐渐增加至50~80厘米,最深不宜逾越1.2~1.5米,浅水稻田种芡水深以30~50厘米为宜。
3、除草:依据杂草生长情况耘田除草3~5次,耘田除草可结合壅根,即在耘草时应逐次将穴边泥土向穴中推动壅根,操作时不能损害植株,追肥可与耘草壅根相结合。
4、合理追肥:芡苗一般选用肥球深施(封行前)或根外喷施(封行后),肥球是用泥土和肥料沤制而成,每100千克细土加50千克腐熟粪肥、20千克尿素、20千克过磷酸钙和10千克氯化钾。
5、泼水降温:芡实培养时在7~8份应在清晨常常下田用手泼凉水于叶面以下降叶面温度,促进开花结实,泼水时有必要泼清水,不能将浑泥水泼在芡叶上,防止影响光合作用和引起烂叶。
6、采收加工:芡实当年可收获,9~10月间果皮呈红褐色时便可收割,***设培养的面积小,人力满足,可随熟随***收,***回的果有用木棒等物锤击带刺的果皮,取出***晒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