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殖泥鳅?
如和鲢鱼、鳙鱼、鲤鱼、草鱼、鳊鱼等混养。这种养殖方式其选塘、清塘,消毒、放养等和池塘养殖相同。混养的优点是:不需专门给泥鳅投喂较多饵料,只需给其它鱼类投饵。而鱼类吃不完的饵料和排出的粪便即为泥鳅的食物来源。故这种养殖方式效益高,水面利用价值大,值得大力推广。
包括场地选择、池塘建设、放养鱼苗、配置饵料和养护管理等方面。
选择水***丰富、有黏性腐殖土的池塘养殖泥鳅,池塘面积以150-250平方米较好,水深应保持40-50厘米。池底要铺20厘米左右厚的肥泥,池壁和底部要夯实捶紧,进出水口要装防逃罩。放养前要进行清塘消毒,每亩放养鳅种2-3万尾。投喂人工饲料,投喂量可依季节不同而异。水温保持在22-28度,每天打扫饵料台
1、养殖环境
泥鳅常生长在底泥或者淤泥中,养殖泥鳅可以选择向阳通风、水源充足且地势开阔的池塘,并向池塘底部铺上粘制土壤,栽种浮萍、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为泥鳅提供躲藏、休息的场所。
2、养殖方法
泥鳅在夜间才会捕食活动,养殖时可以在上午八点以及下午三点为其提供食物,以鱼虾、昆虫、水蚯蚓、豆饼、豆渣等食物为主,且喂食三小时后,要为泥鳅清理池塘,避免食物残渣污染水质。
3、注意事项
泥鳅不喜强光,在光照过于强烈时要为其搭建遮阳网,维持泥鳅的正常生长,泥鳅在生长的过程中,容易患上气泡病,导致死亡率升高,养殖时要定期使用木棍搅动池底,将水中的有害气体排出。
池塘条件
池塘养殖泥鳅,可选靠近水源区域,面积以200-400㎡为宜,池塘水深在40-50厘米,水质偏酸、池底平坦淤泥少。在苗种下塘前,好用生石灰和漂***混合清塘消毒,水深在10厘米左右亩用生石灰50公斤加漂***15公斤溶水全池泼洒。
泥鳅养殖需要哪些技术?
1、池塘养鳅模式
池塘养鳅模式是最为常见的养殖方式,可适应各大地区,可利用现成的池塘或者利用稻田、土坑都可以。一般要求要要长宽在20-30米的池塘,池深在2米内,水深在50-60cm,池低平整,再在周围围网,做好防逃措施,培养水质,培育一些浮水植物即可。再根据3cm以上的幼苗以每每亩500斤的密度放养,待一种3-4月后即可出售。
2、稻田养殖模式
稻田养殖模式是实现生态平衡的一种养殖方法,做到一水两用,一地两用,在饲养时泥鳅可已稻田中的昆虫和浮水植物为食,可以起到极好的生物防治作用,基本可以不要做到打药,减少环境污染。而水稻也可以吸收泥鳅的排泄和分泌物,减少化肥的使用,还可加强水质,降低养殖成本。两者可以生产出真正无污染、无公害、绿色的水稻和泥鳅。
3、莲藕塘养殖模式
和稻田养殖模式类似,在莲藕塘养殖也可做到一水两用,一地两用,实现生态养殖。但于稻田养殖模式略有不同的是,莲藕的茎杆上有小刺,在泥鳅***食、活动时已发生外伤情况,易导致疾病感染。所以运用此种模式时,一要注意饲养数量,二是要选择刺少的莲藕品种。
4、水泥池养殖模式
水泥池养殖模式有饲养管理方便、捕捞容易以及能极好的调控水质和水温的优势。一般为了方便管理,每个水泥池面积在100平米左右,池深0.8-1米,池的底部要铺一层20-30cm厚的泥土,搭建一个适宜泥鳅的生长环境。另外水泥池在搭建后一定要进行脱碱和消毒工作,才能放苗饲养,否则会导致水体碱性过高,造成泥鳅大量死亡。
5、网箱养殖模式
网箱养殖模式养殖模式要选择在向阳避风的湖泊、水库,最后在水质良好、无污染的地区,网箱的面积可大可少,根据养殖环境制作。饲养时在网箱内铺一层肥泥,另外网箱的高度要高于水面30-40公分,防止泥鳅跳逃,喂食以人工饵料为主,所以放养的种苗一定要选择能摄食人工饵料的。
泥鳅进入水泥池前应严格挑选,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游动活泼,发现伤鳅、病鳅和畸形鳅一律淘汰。各池中的泥鳅规格要大致相同,可一次放足,也可随收随放,但放养前一定要用3%食盐水浸泡3—5分钟。另外要注意秋季每日换水一次;秋天每两日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1/2。虽然水泥池暂养具有暂养时间长、成活率高等优点,但一定要保证池水溶氧丰富,避免因水体缺氧、断水等因素造成泥鳅死亡。在泥鳅暂养期间,还要适当投喂饵料,泥鳅食性较杂,天然饲料有小型甲壳类、水生昆虫、螺蛳、蚯蚓、动物内脏、大豆、米糠等。投喂应注意动植物性饵料的合理搭配,投饵应做到四定,即定质、定位、定时、定量,水温高于30℃或低于10℃可不投饵。如每15公斤泥鳅每天投喂100克大豆,或再加喂50克辣椒,均能明显提高暂养的成活率。
泥鳅养殖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
1、养殖地点的选择:应该是选择有水源,尽量是避风有太阳的地方,池子不宜过深,池中泥厚度一般是5尺左右。
2、放种头苗:按三雌性一雄性比例投放,一般是每平米80到100尾
3、食物选择:一般选择鸭粪,牛粪等钾磷丰富的肥料,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
需要学会把百度和淘宝用熟的技术,很多技术都在百度文库,很多教程都在淘宝有卖。技术其实不是主要的,技术***可以掌握,只要花点心思即可,你更多的是需要在养殖的过程中不断吸收经验和销售,市场。
泥鳅养殖技术要点?
一、建池:在房前屋后,庭院周围,选择有水源、避风向阳的地方建池。池子一般由砖、石砌成,池深在1米左右为宜,池子砌好后,用水泥抹平,待干后放进肥泥0~5尺,注入清水1尺,即可放种。
二、放种:池子砌好后,按每平方米放1—15斤计算投放鳅苗。苗可到市场上去购买或自己繁殖、捕捉;不管怎样,都应选择体壮无伤,大小均匀的鳅苗投放,并按三雌一雄的比例搭配。
三、投食:由于泥鳅属杂食性鱼类,所以无论牛粪、米糠,或者麦、蝇蛆都可以作饵料投喂,一般日投三次即可。投喂量一般据***食情况自行确定。
四、施肥:泥鳅的饲喂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补施些有机肥,但在施肥时,一定不能过多过频,并且要勤换池水,一般10—15天换水一次。
五、捕获:要捕获泥鳅,首先要把池水放干,***取捕大留小的办法,以确保池内有一定数量的鳅苗,利于继养和高产。
六、水质管理:有条件的可以保持长流水,无流水的需要定期更换补充新鲜水,保证水中的含氧量。特别是高温天气,必要时可以增加循环喷水花洒设施,以改善含氧量和降温。也可搭建阴棚,来适度降低水温。
请问各位怎么大量养殖泥鳅?
1、专池养鳅:一般为专门从事泥鳅养殖的生产者所***用的养殖方式。池塘以泥底为好,如果是水泥池,则应铺泥土15―20厘米深。池塘面积不宜太大,以一亩左右为宜,每亩可放3―4厘米长的鳅苗5―10万尾。在放苗前应铺施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培育大量的浮游动物作为泥鳅的饵料。放苗以后,逐步加强饲料投喂,并追施有机肥料,投喂的饵料主要种类有米糠、豆饼、麸皮、豆渣、蚕蛹粉、蚯蚓及食品加工废弃物等。肥料有人畜禽粪、农作物禾秆堆肥等。如水温高于30℃或低于10℃时,投饵量应减少。一般饲养8―10个月可以捕获,高产的每亩可达 250―400千克。每尾体长15厘米左右,体重10―15克达到商品规格。
2、稻田养鳅:在稻田放养泥鳅,可以利用田中蚯蚓、摇蚊幼虫、水蚤和杂草等天然饵料生物,投喂少量的饲料,就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由于泥鳅生活力强,即使在稻田放水晒田时,能钻进湿泥里利用肠道和皮肤呼吸来维持其生命。所以泥鳅是稻田养殖较理想的对象之一。稻田建设与养其它鱼类一样,在田中挖掘一个或几个鱼溜,面积2―3平方米,深约50厘米,鱼溜与鱼沟相通,鱼沟开成“田”字或“井”字型。进出水口都要设置拦鱼设施防逃。每亩稻田放养体长3厘米左右的鳅苗1.5―2万尾,注意避免使用石灰和农药,适当投饵和施肥,秋季收稻谷后起捕,或灌水继续养殖,于翌年开春耕田时再捕捞上市。一般每亩稻田可收获泥鳅 30―50千克。
此外,在种藕、植莲、菱白等水生植物的水面里,可放养一定数量的泥鳅。一般亩放千尾左右,只要饲养管理得当,水面收入可以提高。
3、家庭养鳅:即利用房前屋后或菜园坑凼和蓄水池进行泥鳅饲养。一般可按每亩投入长3―4厘米的鳅苗4000―5000尾放养,也可与黄鳝、鲤鱼放在一起混养。平时注意投饲和施肥,如剩饭菜、畜禽粪、菜叶等,饲料要植物性与动物性配合使用。同时控制好水质,当发现泥鳅窜出水面“吞气”时,表明水体中缺氧,应停止施肥,并更换新水。泥鳅个体长到15-20厘米时即可捕获上市。经8―10个月的饲养,亩产可达100千克以上。
用水冲去泥土而捕获。
4/4 分步阅读
泥鳅池塘面积需要5亩至10亩,池水深度需要1.5米至1.8米,池底淤泥pH值要中性。
2/4
池塘进水排水要方便,每亩池塘要配有一台增氧机,在初春放泥鳅苗之前,提前20天,用生石灰清理一次池塘。
3/4
在池子里种一些空心菜、水葫芦等,这样有利于改善水质,在放养前10天,池塘里泼洒一些氨基酸肥,这样泥鳅喜欢吃的水生植物会繁殖更快。
4/4
苗种要购买游动快,表皮[_a***_]损伤,健康没有病害,3cm至4cm长的泥鳅苗,放养苗种的最佳时间在5月中期,每亩可以放养1万尾泥鳅苗。
1.专池养殖:一般为专门从事泥鳅养殖的生产者所***用的养殖方式。池塘以泥底为好,如果是水泥底,则应铺泥土15-20公分深。池塘面积不宜太大 ,以一亩左右为宜,每亩放3-4厘米长的泥鳅苗5-10万尾。放苗前应铺施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培育大量的浮游动物作为泥鳅的饵料。放苗后,逐步加强饲料投喂,并追加有机肥料,投喂的饵料主要种类有米糠,豆饼,豆渣,蚕蛹粉,蚯蚓及食品加工废弃物等。肥料有人畜粪,农作物禾秆堆肥等。如水温高于30度或低于10度时,投饵量应减少。一般饲养8-10个月可以捕获,高产的每亩可达250-400千克。每尾长15厘米左右,体重10-15克达到商品规格。
2.稻田养鳅:在稻田放羊泥鳅,可以利用田中蚯蚓,摇纹幼虫,水蚤,杂草等天然饵料生物,投喂少量饲料,就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由于泥鳅生活力强,即使在稻田放水晒田时,能钻进湿泥里利用肠道和皮肤呼吸来维持生命。所以泥鳅是稻田养殖较理想的对象之一。稻田建设与养其它鱼类一样,在田中挖掘一个或几个鱼溜,面积2-3平方米,深约50厘米,鱼溜与鱼沟相通,鱼沟开成田字或井字型。进出水口都要设置拦鱼设施防逃。每亩稻田放养体长6厘米左右的鳅苗1.5-2万尾,注意避免使用石灰和农药,适当投饵和施肥,秋季收稻谷后起捕,或灌水继续养殖,于翌年开春耕田时再捕捞上市。一般每亩稻田可收获泥鳅30-50千克。
3.家庭养殖:即利用房前屋后或菜园蓄水池进行泥鳅养殖。一般可按每亩投入长3-4厘米的鳅苗4000-5000尾放养,也可与黄鳝,鲤鱼放在一起混养。平时注意投饲和施肥,如剩菜饭,畜禽粪,菜叶等,饲料要植物性与动物性配合使用。同时控制好水质,当发现泥鳅窜出水面吞气时,表明水中缺氧,应停止施肥,并更换新水。泥鳅个体长到15-20厘米时,即可捕获上市。经8-10个月的饲养,亩产可达100千克以上。
泥鳅活动于水的底层,对环境适应力强。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属于温水鱼类。当水温升高至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20~30cm深处越冬。泥鳅一般晚上出来捕食浮游生物、水生昆虫、甲壳动物、水生高等植物碎屑以及藻类等,有时亦摄取水底腐植质或泥渣 。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一般每天上下午各喂1次, 日投饲量为泥鳅体重的5%~10%。投饲应视水质、天气、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水温15℃以上时, 泥鳅食欲逐渐增强, 20~30℃是摄食的适温范围, 25~27℃食欲特别旺盛, 超过30℃或低于15℃以及雷雨天可不投饲。此外, 还应根据水质、肥度进行合理施肥。池水透明度控制在15~20厘米, 水色以黄绿色为好。当水温达30℃时要经常更换池水, 并增加水。当泥鳅常游到水面浮头“吞气”时, 说明水中缺氧, 应停止施肥, 注入新水。冬季要增加池水深度, 并可在池角施入牛粪、猪粪等厩肥, 以提高水温, 确保泥鳅安全越冬。
我觉得人工养殖泥鳅可利用房前屋后的废池或者菜园进行泥鳅饲养,或者建池养殖,需要温暖通风,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
一、苗种质量是关建,没有好的苗种,其他方面做的再好,对于养殖者来说也有一定的影响。苗种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表光滑、富有粘液、规格整齐、活动能力强,注意剔除体表或者口腔内有伤的种。
二、在饲养时,可投喂麦麸、米糠、花生饼、豆饼、菜饼、蚯蚓、蝇蛐以及浮萍等植物性饲料,适当搭配少量鱼粉、蚕蛹等平时注意投饲和施肥,如剩饭菜、畜禽粪、菜叶等,饲料要植物性与动物性配合使用。
三、同时控制好水质,当发现泥鳅窜出水面“吞气”时,表明水体中缺氧,应停止施肥,并且更换新水。池内栽植水生植物,以利于遮阳和改善水质。有了水生植物后,其根部会有一些底栖生物,为泥鳅提供天然饵料。
四、日常管理,每天早晚各巡池一次,检查泥鳅的活动、吃食、病害等情况,同时,观察养殖池有无渗漏水,泥鳅有无逃逸现象。
五、泥鳅的疾病应以预防为主,一般只要保持水质清新,泥鳅就没有那么容易生病。在养殖时,也可以通过适度施肥,使浮游生物处于良好的状态,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和营养物质,从而培育出良好的水质。
六、泥鳅是杂食性动物,饲料来源性广泛,酒糟、果皮、菜叶以及生活垃圾等都可作为它的饲料。猪粪可以用来养泥鳅,把新鲜的猪粪收集起来堆放,每堆摊开晒到七成干,再加入20%的泥土,3%的麦麸和米糠,用塑料薄膜将粪堆封严,七天左右猪粪就发酵了。然后将发酵好的猪粪平铺在坑内,上面用青草帘等物盖好保持湿润,20天左右即可。
泥鳅的养殖方法?
1、养殖环境
泥鳅常生长在底泥或者淤泥中,养殖泥鳅可以选择向阳通风、水源充足且地势开阔的池塘,并向池塘底部铺上粘制土壤,栽种浮萍、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为泥鳅提供躲藏、休息的场所。
2、养殖方法
泥鳅在夜间才会捕食活动,养殖时可以在上午八点以及下午三点为其提供食物,以鱼虾、昆虫、水蚯蚓、豆饼、豆渣等食物为主,且喂食三小时后,要为泥鳅清理池塘,避免食物残渣污染水质。
3、注意事项
泥鳅不喜强光,在光照过于强烈时要为其搭建遮阳网,维持泥鳅的正常生长,泥鳅在生长的过程中,容易患上气泡病,导致死亡率升高,养殖时要定期使用木棍搅动池底,将水中的有害气体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