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竿钓虹鳟鱼技巧?
钓底
钓底适用于水流缓慢的水体。先打窝子后钓鱼,鳟鱼有集群活动的习性,打好窝注意观察钓点反应。一般的情况下,鱼进窝会有鱼星浮出水,或是窝点水面有鱼活动的迹象(如出现水花和看见窝点内有向外逃窜的小鱼)这时就可以挂饵钓鱼。
鳟鱼吃钩动作小,不注意较难以分辨,因此,要求是要手不离竿,眼不离漂,一旦浮漂出现动作,应迅速扬竿才有可能中鱼。因为鳟鱼的脱钩本领比其它的鱼强;提竿略迟,鱼发觉食物异常即会吐钩而去。即使老钓手也常因为鳟鱼的这一招猝不及防而空钩。正确的信号不论是上浮还是下扽,都是鳟鱼的咬钩信号。
浮钓
鱼是变温动物,温度的高***约着鱼的活动范围和索饵态度。温度越高,鱼的食欲越强。故此,浮钓的必要条件就是有个较高的温度。在底钓无果时,就可以适当的变招。赤眼鳟的习性和草鱼基本一致,在气候条件变化时也会浮在水中上层区域活动,温度越高咬钩越猛,因此也可以把浮漂向下调至离钩30~70厘米位置,把钩投放在有鱼活动的地方,候鱼咬钩。如无鱼咬钩,不妨提动钩饵,使其模仿出动感。
浮钓鱼咬钩的信号是:浮漂点动几下然后黑漂,此时提竿中鱼率高。若设定的泳层无鱼咬钩,则可以反复调试浮漂,直到有鱼咬钩为止。浮钓宜悄悄进行,钓者最好不要穿着色彩光鲜的衣服。要保证钓位的安静,不要发出声音,更不要在施钓区域来回走动。递钩时动作要轻,钓者应逆光而站,防止太阳将钓竿的影子投射到鱼的视线中,引起鱼的惊慌而炸群。有鱼中钩,应将竿迅速挑起,将鱼带出水面,以免鱼的挣扎而影响其它的鱼。
虹鳟鱼的养殖技术与经济效益?
1、放养条件水温达到10℃~15℃时,选择面积40平方米~60平方米水泥池,水深控制在50cm~60cm,水流流速控制在2cm/s~4cm/s,交换频率达到2次/小时~4次/小时,溶解氧保持在5.5mg/L以上,天气无风、无雨,苗种池与鱼种培育池温差控制在2℃以内,再放养苗种。
2、鱼苗选择充分认识苗种质量的重要性,放养经有关部门检疫合格的或者自己培养的鱼苗,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整齐、不携带任何病原菌、规格在10g/尾左右。
3、放养密度根据池塘条件、水流量的大小来合理控制放养密度。一般情况下,规格为10g/尾左右的鱼苗放养密度为1500尾/平方米~1800尾/平方米。放养密度过低,产量低,池塘利用率低;放养密度过高,容易造成溶解氧不足,病害增加。
虹鳟鱼养殖经济效益
虹鳟鱼的经济效益总体来说还是相当不错的,但是它的养殖成本也是比较高的,因为虹鳟鱼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所以我们要花费很多的时间以及劳动在水质上面,其次就是养殖场建设、饲料等各方面的成本,总计大概是十来二十万。一亩池塘可产虹鳟鱼近三万斤,那么按照收购价三十块钱一斤,那么一亩池塘一年可收益一百八十万左右,除去成本净赚百来万,利润空间可谓是相当的大,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一、虹鳟养殖对水质的要求
1、温度。这是重要条件,四季水温最好在12-18℃,夏季最高水温不能超过24℃。
2、溶氧。水中溶氧应在7mg/L以上,最低时一般不能低于5 mg/L。
3、水流流量。要求有较大的流量,流量大,养殖规模大,产量也高。一般每秒1升水的流量,具有100-200公斤的生产能力。
4、要求水质清洁,无污染,不含泥沙。
二、养殖池条件
1、鱼池形状。各地养殖虹鳟的鱼池形状各异,但以长方形为多。 一般长宽比例为8:1--10:1,可根据地形确定适当比例。从进水口到出水口保持一定的坡降(1/50--1/100),便于水体交换和排污。池与池之间可利用地形分级跌水排列布局。
2、鱼池建设。鱼池结构为砖混结构,内壁用水泥抹光滑。进出水口设在鱼池上中部,以便于保持水位。同时,进出水口都要设栅栏,以防逃鱼。
三、日常管理
1、投喂。成鱼每日投喂2次,上午9时和下午15时,苗种每天可增喂1-2次。日投饵量以鱼体重计,幼鱼约占3%-4%,成鱼1%-2%。
2、筛鱼。虹鳟经一段时间饲养,个体大小会出现差异,要定期筛选,保持每个鱼池中的鱼大小基本一致。
3、加强鱼病防治工作,发现病鱼要立即***取治疗措施,死鱼要及时剔出。
4、当出现缺氧时要***取增氧措施,以免鱼类窒息死亡。
1、虹鳟鱼对蛋白质的需求量为40%-45%,要求饵料营养全面,粗蛋白含量幼鱼在45%左右,成鱼不低于40%,饵料中要有较高的脂肪含量,还应注意添加矿物质和维生素。
2、饵料可就地取材,利用小鱼、小虾、动物内脏、猪血、蚕蛹、蚯蚓等动物性原料与豆饼、麦粉、玉米、糠麸、蔬菜等在不同阶段按不同比例混合加工成颗粒饵料进行投喂。如苗种阶段动物饵料可占60%左右,成鱼50%左右,亲鱼40%左右。
3、饵料一定要新鲜。严禁使用霉变的饵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