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各指谁啊?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中国的四大美女究竟谁排第一,本来已有定论,不过那是古代的排法。西施居首,王昭君次之,貂蝉再次,杨玉环为末。其中西施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的美誉。“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由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时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谈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来历?
“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现代汉语字典,来源于古代典故,具体形成时间不详。指古代西施、貂蝉、王昭君和杨玉环等四大美女,这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的美誉,分别由精彩故事,组合而成。
“闭月”,述说的是貂蝉拜月的故事,说得是貂蝉出来拜月,由于太过于美丽,月亮与之相比,过于害羞,把月亮门给关上了。“羞花”,说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在观花过程中,花感到自愧不如,感到害羞。“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时的故事,一次西施在河边洗衣服,鱼儿在水中,看到西施的倒影,竟然沉到了河底。“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古代四大美女,作为政治工具送来送去,除了西施外,最终结局都不是太好。貂蝉作为东汉王司徒的养女,先送董卓,后送吕布,最后死于战火。西施作为越王侍女,被越王勾践送给予吴王夫差,最终越王勾践,灭吴复国,西施行踪不明。传说与情人范蠡,归隐山林,成为一对神仙眷侣。
王昭君,作为汉元帝时期的宫女,自愿到匈奴去和亲,她先后嫁给了单于父子三人,可谓坎坷。杨玉环本为唐玄宗儿媳,后被公公霸占,马嵬坡兵变后行踪成谜,不过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死于兵变 。
所以有“自古红颜多祸水,尽代红颜多薄命”的说法,其实,美丽并不是她的错,只怪上天把她生得如此美丽,却没能给她一个好的保护,却也统治阶层的太霸道,强行把美占为已有,或赠与他人。红颜并无能力,保护自己,只恨苍天和霸权。
红颜不非祸水,美丽并不是过错,是统治阶层自己毁了自己江山天下,却反责任赖在女人头上,人失公允。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用来形容美女,其实这是文化传播学中典型的误读。
其实,这四个词语的来源和演变过程颇有意思,并且涉及到庄子,曹植和李白这几个“牛人”。
“沉鱼落雁”最早来源于庄子《齐物论》。
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这一段话的意思是,毛嫱和丽姬,是人们认为的美人,但鱼儿见了她们,深深潜入水底,鸟儿见了她们,高高的飞向天空,麋鹿见了她们,快快的逃离。人、鱼、鸟和麋鹿,四者究竟谁才真正识得天下的美色呢?
说白了,这段话表达的意思就是,人们认为的美女,动物见了却吓得要跑掉。庄子最早用这一典故,其实是为了说明事物认识标准的多样性。
也就是说,“沉鱼落雁”这一典故,最早的意思并不是用来形容美女,而是恰恰相反。
后来人们反用其意,可以说是一种在文化传播当中出现的典型误读。
“闭月”这一典故,则来源于曹植的《洛神赋》。
赋中写道“髣髴兮如轻云之蔽月”,描写“自带光环”的洛神之美丽,连月亮的光辉都被遮住了。
“羞花”一词则是诗仙李白“贡献”的,出自他的《西施》诗。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大诗人李白,形容西施美貌之水平,已达到了荷花见了她都会害羞的地步。
最早把“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连在一起用的则是元代南戏《宦门子弟错立身》。
戏文中有“可叹你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一句。从此,“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成了古代文人形容描写美女的标准词汇,在许多***和戏曲中都可以看到。
更为有趣的是,与此对应,许多古代***当中还出现了形容男人长得好看的“专有名词”,那就是“颜如宋玉,貌比潘安”。
闭月羞花,沉鱼落雁这四个词,与我国古代的美女貂蝉、杨贵妃、西施、王昭君有关,每个人联系着一个优美动人的传说。
闭月:貂蝉是汉献帝的大臣王允的歌妓。有一次,貂蝉在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片云彩,将明月遮住了,不料被王允暗中窥见,便借机赞到:“我的女儿比月亮还要美,月亮比不过她,都害羞地躲在云彩后面了。”从那以后,貂蝉就被人们称为“闭月”。
羞花:唐代杨贵妃被唐明皇选进宫中。一天,杨贵妃在观花赏景时,无意碰了一种叫害羞草的花,害羞草立刻卷起了绿叶,花也落下来,宫女们不晓得是她触动了害羞草,认为杨贵妃的美貌羞得花低下了头。便赞叹她为“羞花”。
沉鱼:西施是春秋战国时有名的美女。相传一次她在河边浣纱的时候,清澈的河水映照着她多姿的身影。甚至连在水中的游鱼看到西施婀娜多姿的俊俏身影,也竟忘了游水,慢慢地沉到水底。从此,人们就送给西施“沉鱼”的称号。
落雁:汉代王昭君是才貌双全的美人。汉武帝为了安抚北匈奴,选王昭君与单于结成婚姻。相传在王昭君踏上征途的路上,看到南飞的大雁,更加怀念家乡故土和父母双亲,触景生情地弹起琴来。不料,一行行大雁听了琴声,看到坐骑上的王昭君,却忘记了摆动翅膀而跌落到地上。因此,王昭君便有了“落雁”的美称。
答:“沉鱼落雁”这四个字,来源于《庄子》;“闭月羞花”是元杂剧的剧作家为了与“沉鱼落雁”四字配对,灵活创造出来的。
看了我的回答,或者有人会感到惊奇——“沉鱼落雁”这四个字不是西施美女和王昭君美女的专属用词吗?庄子是先秦战国时期的人,貂婵还不知在哪里呢。
嗯,是这样,庄子的原话,既不用于王昭君,也不用于西施,而用于一个叫毛嫱的美女。
必须补充一下,大家心中的西施,指的就是春秋末年,被越王勾践进献吴王夫差的美女。
实际上,那个美女原本的名字并不叫西施。
原版的西施,是与毛嫱同时代的美女。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管子•小称》上就记载有“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之语。
必须知道,《管子》是管仲及其***所著,而管仲是东周初期秦秋五霸齐桓公的得力助手。
也就是说,原版的西施是早于勾践时代两百多年就出现的人物。
因为毛嫱、西施太美,在她们死后,她们的名字,并后世用来指代美女。
越王勾践进献吴王夫差的美女,就沿用了“西施”这个名字。
话说回来,《庄子》里面是怎么用“沉鱼落雁”这四个字与毛嫱联系在一起的呢?
《庄子》的原话说的是:人们都认为毛嫱是天底下最漂亮的美女,都想找机会亲近她,但“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糜鹿见之决骤”,不但没有亲近之意,反而有多远就走多远,把她当作凶物、不祥之物。
不难看出,庄子的原意是说动物并不能感受人的美貌,你们人类认为美的东西,动物并不认为美,即“四者(指前面提到的鱼、鸟、糜、鹿)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不得不说,庄子真是个伟大的思想家,他老人家说的话,总是那么富有哲理。
但是,可笑的是,后来曲解了他老人家的意思,编出了两段让人笑痛肚的神话故事。
说西施在浣纱时,河里鱼儿看到她的美貌,就自惭形秽,无比羞愧地沉到水底不敢出来;王嫱王昭君出塞时,天上的大雁看见了她的美貌,被深深地吸引住,竟然忘记了扇动翅膀,以致于在云中跌落下来。
后世元杂剧作家虚构出一个名叫貂蝉的美女,瞎编出一个《关大王月下斩貂婵》的闹剧,剧中有貂婵拜月情节。
该剧作家为了彰显关公正义而不为美色所迷惑,就极力描画貂婵之美,写月亮见到了貂婵的美貌,也自感不及,羞愧的躲到云里藏了起来。
再后来,有人干脆把西施、王昭君,和虚构的貂婵,再加上唐朝的杨贵妃,生拉硬拽在一起,拼凑成“四大美女”,并给杨贵妃加戏,说她在观花时,花儿见了她的美丽,立刻无地自容,悄悄闭合了起来。
得,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就这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