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花有几种?
回答紫荆主要有白花紫荆、巨紫荆、丛生紫荆、加拿大红叶紫荆这四种,品种不同,各自有差异。
白花紫荆是紫荆的变种,花色呈白色,叶纸质,近圆形或三角状圆形;巨紫荆的长势较快,树体较高;丛生紫荆的花朵一般是呈簇状分布,花朵多为紫红色;加拿大红叶紫荆的叶子呈紫红色。
满天星紫荆花好养吗?
盆土应该使用富含有机质的排水性好的土壤,最是腐叶土和沙质土以及火烧土还有煤球灰分的混合物。紫荆喜欢湿润的环境,种植后需要立即浇头水,第三天及第六天各浇一次,此后进入正常管理,浇水频率及浇水量应当根据天气情况适当调整,原则是保持土壤湿润而不积水。紫荆性喜光照,有充足的光照才能生长得旺盛,有一定的耐寒性,在华北地区紫荆花成年苗冬季无需做防寒措施。炎热的夏日不可让强光直射紫荆花,容易枯萎,可移入室内或置于树荫底下。紫荆花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3℃至25℃。
紫荆花喜肥,施肥足量才能枝繁叶茂,花多色艳。在紫荆花定植时施足底肥,主要是腐叶肥、圈肥或烘干鸡粪。肥料与土充分拌匀,防止根系直接接触肥料而灼伤。每年花后施一次氮肥,促长势旺盛;磷钾复合肥有利于花芽分化,以及新生枝条木质化后安全越冬,要在初秋施用。初冬结合浇冻水,施用牛马粪。植株生长不良可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和0.5%尿素溶液。紫荆花当年萌发的新枝条,不着花蕾,基本是在在2年生以上的老枝上开花,所以不能剪除老枝。对于主干根部萌蘖枝芽,如果不是为了繁殖需要,应该及时剪除,以保证养料集中供应花枝。
荆花的繁殖常用播种、分株、压条、扦插的方法,对于加拿大红叶紫荆等优良品种,还可用嫁接的方法繁殖。9月至10月收集成熟荚果,取出种子,埋于干沙中置阴凉处越冬。3月下旬到4月上旬播种,播前进行***处理,这样才做到苗齐苗壮。用60℃温水浸泡***,水凉后继续泡3~5天。每天需要换凉水一次,***吸水膨胀后,放在15℃环境中催芽,每天用温水淋浇1~2次,待露白后播于苗床,2周可齐苗,出苗后适当间苗。
4片真叶时可移植苗圃中,畦地以疏松肥沃的壤土为好。为便于管理,栽植实行宽窄行,宽行60厘米,窄行40厘米,株距30厘米至40厘米。幼苗期不耐寒,冬季需用塑料拱棚保护越冬。紫荆花根部易产生根蘖。秋季10月份或春季发芽前用利刀断蘖苗和母株连接的侧根另植,容易成活。秋季分株的应***植保护越冬,春季3月定植。一般第二年可开花。紫荆花在生长季节都可进行压条,以春季3~4月较好。
空中压条法可选1~2年生枝条,用利刀刻伤并环剥树皮1.5厘米左右,露出木质部,将生根粉液涂在刻伤部位上方3厘米左右,待干后用筒状塑料袋套在刻伤处,装满疏松园土,浇水后两头扎紧即可。一月后检查,如土过干可补水保湿,生根后剪下另植。灌丛型树可选***较细软、1~2年生枝条将基
满天星有一个品种特别好养,一点都不娇贵,它就是紫花满天星,也就是紫萼距花,盆栽、地栽都非常适合,一年四季都在长,特别是南方,我都看到一些地方用来绿化,挺好看的!下面就叫它萼距花,它容易繁殖,能够自播,生长快速,还能塑造成各种造型
什么植物先开花,后长叶?
一些早春开花的植物中,如木棉,紫荆,玉兰,山茱萸等都有先花后叶的现象(hysteranthous)。这一现象集中出现在蔷薇科、蜡梅科、木兰科和木樨科植物中。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先花后叶使得大量的花同时在枝头显眼地绽放,能够吸引到更多的昆虫来传粉。而由于没有叶片的遮挡,也有利于风媒途径的传粉。
校园里面早春先花后叶的加拿大紫荆(
Cercis canadensis
)。当地原住民会***食其花朵。对有些植物来说,先花后叶现象并不固定。比如迎春在北方会先花后叶,在南方有时就会花叶同时出现。说明该现象的出现跟春季的气温变化直接相关。
从机制上来说,大部分温带和亚热带寒冷地区的木本植物都会有冬季休眠现象。春季叶芽和花芽萌发的需热量的差异是导致植物先花后叶的主要原因,先花后叶植物的花芽萌发需热量往往较低,可以在早春低温的情况下即先于叶芽萌发,造成先花后叶现象。
中科院昆植所许建初组2014年曾做过一项专门针对气温对先花后叶现象影响的研究。他们调取中国物候观测网1963-1988年间北京颐和园内两种先花后叶植物杏(
Prunus armeniaca
)和山桃(Prunus d***idina
)展叶和始花的物候资料,以及北京气象站相应日最高、最低温度的数据,确定了杏和山桃叶芽以及花芽的需热量和需冷量,结果发现两者叶芽萌发的需热量是花芽的两倍之多,从而得出了花芽和叶芽萌发需热量的差异决定了先花后叶现象的结论。Guo, L. Luedeling, E. Dai, J-H. Xu, J. 2014. Differences in heat requirements of flower and leaf buds make hysteranthous trees bloom before leaf unfolding.
Plant Diversity and Resources
36
(2): 24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