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种植技术?
1、整地施肥
种植土豆要选择疏松透气、排灌方便、富含有机质、地势平坦、耕作层厚且肥沃的沙壤土地块为宜,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整地,栽种前结合施肥进行耕作,施肥可***用平衡施肥的方法。每亩施草木灰200千克、碳酸氢铵60千克、农家肥1500至2500千克。
2、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选取抗***、经济性状优良的土豆品种,这样可以有效防止退化。
根据品种和土壤肥力状况,合理密植。早熟土豆品种适当密植,晚熟土豆品种适当稀植。注意土豆的牙眼要朝上,以便萌芽可以更好地生长。只有铺上一层薄土,就可以有效为土豆保温保湿。
4、水分管理
土豆在不同时期,浇水的量也不一样,可以选择喷灌、滴灌两种方式。播种后在天气干旱时及时灌水,保持土壤处于湿润状态,确保出苗,发棵期、现蕾期***花期是关键时期,适当增加浇水量,确保土壤水源充足,在茎叶停止生长时对水分的需求会增加应注意补水,以免土豆晚熟或降低产量。
播种密度一般春播种植密度为每亩4500株左右,秋播密度为每亩5000株左有。马铃薯应实行垄作,垄高30厘米左右,并进行地膜覆盖栽培。
春播时,先起垄,后开沟,沟深3-4厘米,播后覆土平垄,然后覆盖地膜;秋播时,先平地开深3~4厘米的沟,播种时将种芽顺垄沟方向,与垄沟底平行摆放,然后覆土。
覆土厚度应根据土壤类型而定,砂质土壤覆土厚度为8—10厘米,粘质土壤6~8厘米,出苗后及时培土,整平垄面覆盖地膜。
一、选用良种
二、选地整地
马铃薯是不耐连作的作物。种植马铃薯的地块要选择三年内没有种过马铃薯和其它茄科作物的地块。马铃薯对连作反应很敏感,生产上一定要避免连作。如果一块地上连续种植马铃薯,不但引起病害严重,如青枯病等,而且引起土壤养分失调,特别是某些微量元素,使马铃薯生长不良,植株矮小,产量低,品质差。马铃薯与玉米、小麦等植物轮作增产效果较好。
马铃薯块茎膨大需要疏松肥沃的土壤。因此,种植马铃薯的地块最好选择地势平坦,有灌溉条件,且排水良好、耕层深厚、疏松的砂壤土。前作收获后,要进行深耕细耙,然后作畦。畦的宽窄和高低要视地势、土壤水分而定。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可作宽畦,地势低,排水不良的则要作窄畦或高畦。
三、施足基肥
马铃薯在生长期中形成大量的茎叶和块茎,因此,需要的营养物质较多。肥料三要素中,以钾的需要量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施足基肥对马铃薯增产起着重要的作用。马铃薯的基肥要占总用肥量的3/5或2/3。基肥以腐熟的堆厩肥和人畜粪等有肥机为主,配合磷、钾肥。一般亩施有肥机1000-1500公斤,过磷酸钙15-25公斤,草木灰100-150公斤。基肥应结合作畦或挖穴施于10厘米以下的土层中,以利于植株吸收和疏松结薯层。播种时,每亩用腐熟的人畜粪尿20-30担,或氮素化肥5-8公斤作种肥,使出苗迅速而整齐,促苗健壮生长。
播前准备、播种
(1)脱毒种薯选择:适合当前马铃薯生产和市场不同用途的代表性品种,应购买有资质的单位或者企业生产的脱毒种薯。
(2)种薯挑选:种薯出窖后应进行挑选,将老龄薯、畸形薯、损伤薯、病害薯、腐烂薯淘汰,将合格种薯进行催芽。
(3)催芽:种薯播种前20-25 d出窖。放在温暖的室内,在15 ℃ -20 ℃的条件下催芽,催芽长度为0.5-1 cm,机械播种芽长应控制在0.5 cm以内。
(4)种薯切块:种薯切块应在播种前2 -3 d进行。薯块幼芽长出0.5-1 cm时可切块。保证每个切块上有1-2个芽眼,顶芽可一分为二。切块时要淘汰病烂薯。一般切块不宜小于30 g,最好50 g,30-50 g种薯可以整薯播种。薯块堆放成长条堆,堆高不超40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