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养蝗虫,有没有什么意见?
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僻静的地方,东西走向,棚养。棚宽3~5米,长因养殖多少而定,场地应略高出周围地面。远离棉田、果园等经常喷施农药的地方,以防蚂蚱中毒死亡。
种卵孵化:蚂蚱卵很小,外壳很薄,在孵化过程中应轻拿轻放,一旦碰破就会影响孵化率。对刚引进的种卵要及时孵化,具体做法是:先在养蚂蚱的大棚内找一处阳光最充足的地方,把土耙细耙平,然后把种卵均匀撒在上面,再用细土覆盖1厘米即可。此时土壤含水量保持在20%~30%之间,如果棚内温度在28℃~33℃,种卵10~15天即可孵化完毕。若利用土粪发酵的温度来孵化种卵,效果更佳。
幼虫管理:刚孵化出来的蚂蚱为白色,一天后变为黑褐色,***食量很小,只吃一些较嫩的玉米、高粱、小麦、谷子苗和一些单子叶的嫩草。所以在蚂蚱未孵化之前应在棚内种上玉米、小麦、谷子等作物,作为蚂蚱的开食饲料,这样能减少幼蚂蚱的死亡率,加快其生长速度。
成虫管理:只要温度适宜、饲料充足,蚂蚱每5~6天蜕皮一次,每次蜕皮时间为20分钟左右,共蜕5次皮,所以蚂蚱从出壳到成年只需30天左右。其间的管理重点是:蚂蚱每蜕一次皮为一龄,三龄以前的蚂蚱***食量不大,生存能力差些,所以应精心管理,如遇大雨,应及时用塑料布覆盖大棚,三龄之后就不怕下雨了。三龄后的蚂蚱***食量大增,每天都要供给充足的鲜草让其吃足吃好加快生长。30天左右蚂蚱蜕掉最后一次皮,长出了长长的翅膀,进入成年,先后开始交配产卵。
成虫产卵:长出翅膀的蚂蚱经过10天左右的生长发育,大都开始交配产卵了。雌蚂蚱将卵产于土内2~3厘米处,每只蚂蚱每次产卵60~80粒,最多可达100粒。如温度适宜,15天左右卵即可孵化。产卵后的雌蚂蚱大都先后死掉。自然温度下,蚂蚱每年发生两代,第一代称夏蚂蚱,其产卵于6月底7月初,第二代为秋蚂蚱,产卵于8月底9月初。如早春和深秋都用塑料布进行保温处理,可轻松年养三批,经济效益比自然温度养殖提高三分之一。蝗虫人工养殖技术(一)蝗虫一年中分“夏蝗”和“秋蝗”。从5月初出生到7月初左右长为成蝗并产卵,完成第一代;很快,第二代蝗虫即“秋蝗”会自然出土,到9月初产卵于地下,然后死去,虫卵可以自然越冬。古代就有食蝗虫的记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这种营养丰富的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人工养殖前景看好。
蝗虫养殖是属于特色养殖,现在国内有规模养殖基地还不多。相对其他养殖来说,成本比较低,见效比较快。如果是小规模的养殖,300个平米,首期投资3000--5000就差不多了,一年三茬,现在已经出现一年四茬甚至五茬的养殖户了,技术性要求比较低,只要把握好温度,湿度,最重要的是防蚂蚁之类的虫害和保证食料。可以说风险还是比较低的
至于效益好不好,就要看你怎么具体做的怎么样了。如果孵化的好,食料供应及时,没有虫灾之类的影响,第一年基本能收回成本吧,最主要的还是事在人为。
蝗虫的营养价值极高,蛋白质含量高达74.88%,含18种氨基酸及多种活性物质,脂肪含量5.25%,碳水化合物含量4.77%。并含有维生素A、B、C及磷、锌、锰、钙、铁等成份。其氨基酸含量相当丰富,比鱼类高出1.8-28.2%,比肉类、大豆都高。尤其含丰富的甲壳素,甲壳素被誉为继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之后人体生命的第六要素,是人类理想的高营养保健食品。
蝗虫不但是美味佳肴,而且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治病良药,它可以单用或配伍使用能治疗多种疾病,如治疗小儿惊风、破伤风、百日咳、支气管炎、哮喘、气急,息内风,止痉挛等,并且还有降压、减肥、降低胆固醇,滋补强壮,养胃健脾的功效,久食可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效益分析:买2万只种卵,繁殖率为85%,即17000只,其中母蝗虫占50%,即8000只左右,每只母蝗虫产卵40-80粒,可产卵30-60万粒,繁殖28-50万只幼蝗,减去20%的伤亡率,可育成22-44万只成蝗,每500只的重量在一公斤左右,则有440-880公斤的产量,目前市场价格为20元/kg,产值可达8800-17600元,而这一收入只需要投资2000元的种卵款和大棚投资款(注意:这两项投资是一次性的投入,以后就无需再投),由于第二年不用继续投资,利润将更为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