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怎么养殖好?
蘑菇就是食用菌,它的养殖方法很多,地域不同,***取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就东北而言,***用下面四种方法比较普遍。
图为野生牛肝菌
一,畦式养殖,一般在室外养殖时***用。这种方式,大多选择背风避阳的地块,在地上开畦,畦深80~100厘米,长宽依地势,可宽可窄,畦过宽,可在畦中留过道,以利于采摘,触手可及为宜。畦做好后,晾晒数日,畦面撒生石灰,或喷洒波尔多液,进行消毒灭菌。之后即可撒种、覆土、保湿,进入养殖过程。另外,如所选地块向阳,可用遮阳网遮阴,不影响蘑菇生长。此法一般用于养殖金针菇、鸡腿菇、平菇等,缺点是温度控制难,蘑菇品质较差。
图为蘑菇养殖畦示意图
二,袋式养殖,此方法室内、室外养殖均有***用。所谓的袋式养殖,就是将蘑菇培养基和菌种装入特制规格塑料袋中,进行养殖。蘑菇品种不同,所需塑料袋的规格也不相同。平菇大多选用18×40厘米或20×50厘米(直径×长度)规格,金针菇、木耳、杏鲍菇大多选用17×24厘米规格。培养基和菌种装袋后,进入养菌期,待菌丝发满菌袋,***用或码垛(平菇)或摆袋或挂袋方式,将菌袋放入养殖场地,即可开袋进入出菌过程。
图为棚内码垛的袋装平菇
三,槽(碟)式养殖,此方法只能室(棚)内养殖。这种养殖一般在室内或棚内设置层架,把把特制的槽或碟置于层架上按顺序排列好,槽(碟)内装培养基和菌种,让蘑菇在槽或碟内生长。北虫草和滑子菇一般***用此方式进行养殖。
图为养殖室内滑子菇生长状态
四,工厂化养殖。所谓的工厂化,顾名思义就是把蘑菇养殖按工厂模式予以体现。从菌种培育、培养基制作 、装袋、灭菌消毒、接种、养菌、生长、出菇实现流水化作业。运用水电设备、机械设备、温控设备、喷淋雾化设备、灯光、密闭厂房等人工模拟蘑菇生长环境,全天候控制蘑菇生长。目前计算机科学也已在此领域广泛应用。***用这种方法的蘑菇养殖只是前期投入大,但是产品质量好,很轻松的就能生产出有机产品,见效也很快,工厂建成投产后,一个养殖周期即可获得可观的效益。是蘑菇(食用菌)养殖的发展方向,也代表着蘑菇(食用菌)养殖的发展水平。我国台湾、日本、加拿大这种养殖比较普遍,近些年,我国很多大企业也参与其中,在南北方均有大的养殖工厂建成投产。
图为工厂化养殖自动接种设备
以上就是蘑菇养殖中***取的、比较普遍的几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要想种植蘑菇最好在秋收后备好主料,在8、9月份开始准备,蘑菇菌丝在12月-1月播种,3月份左右就可以出蘑菇,5月份左右蘑菇就成熟了。
种植蘑菇时首先要对养殖的棚提前进行消毒,过两三天后进辅料,室内铺料厚度在15厘米,边铺边拌,要注意的是在28摄氏度以下再进行播种菌丝。
播种菌丝的时候注意给播种者进行消毒,播种过程中种植户可以***用多次播种的办法,每瓶种可播0.7~0.8平方米。
菌丝播种后3天内要紧闭大棚,保温保湿,确保菌丝的萌发和生长,3天以后可以在晚上适当的通风换气,15天左右可覆土,均匀的覆盖在料面上。
当菌丝长土缝的时候开始浇水,促使蘑菇生长。蘑菇生长最适温度是10-20度,所以要注意保证大棚内的温度控制在合适的温度里。
在采收蘑菇时,***取***大留小的方法,先旋转再摘下,注意千万不要伤到周围的幼菇。 每批菇***完后,彻底的去掉清除蓖床上的残留根和死菇,修补好覆土层、填平菇脚坑。
自己种蘑菇,首先要有温棚,应为蘑菇生长环境一般要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载培。在北方寒冷的季节,还要升火加温。二是种蘑菇,还要根据品种不同,制作不同的营养生长袋。一般用锯沫和棉子壳,按一定比例加湿拌均,进行装袋。营养袋装好后,还要接种菌种。菌种还要进行高温灭毒,消除杂菌。进行接种菌种后,把营养袋摆齐上架,每天按要求保持好温棚的湿度等。种蘑菇要把握好每一项技术细节。
自己怎么种蘑菇,第一条先得动手动脑。手的话自己操作,脑的话跟我来就行了→
自己在家能种蘑菇,第一步,收到菌包后,准备一个大一些的塑料桶或者纸箱(纸箱的话最好在里边垫上一张防水薄膜),在里边倒入一小杯水,把菌包封口处的报纸撕掉,然后将菌包在塑料桶里边。(当然有泡沫箱的话,也可以把这些菌包放在泡沫箱里面)。 第二步,在桶上面盖上一张报纸,用喷水壶把报纸浇湿,每天早晚各一次(有条件的可以多喷几次,保持报纸潮湿是最好,但是也不要太多水),浇水要注意,只要浇湿报纸就行,尽量避免水浇多了滴到料面上,如果水浇多了,请把报纸拿起,将上面多余的水抖掉。每天浇水的时候把报纸动下,一是能让下面的袋子透气,二是可以看看有没有菇蕾长出来,如果有菇蕾出现,可以适当增加喷水的次数,但还是要注意水量不能大,最好不要淋到料面让料面积水,如果发现料面有积水,要及时把袋子拿出来,把多余的水倒掉。 第三步,出菇管理:一个星期左右,可以看到已经开始出菇了,当然出菇的时间跟管理有关系,管理好的,菌丝长满后5-7天就开始出菇,空气比较干燥,管理不是太好的,可能要20天左右才开始出菇,这些都是正常的。(出现菇芽之后就不能盖报纸,一定要把报纸掀开,每天要加强喷水保湿)。 出菇后就要每天勤管理,一定要多观察,因为有菇长出来了,生长就是很快的了,基本三到五天就长老了。(温度低就长得慢,温度高湿度大就长得快) 第四步,收菇:摘了之后,就开始进入下一阶段的管理。这个也很关键哦,很多朋友抱怨回去之后只收了一批菇之后就没见长第二次了,这个就是没有管理到位的原因啦!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摘蘑菇,可不是一朵一朵的摘哦,要一整簇的掰下来。(以平菇为例),掰下之后,要用干净的小刀或着木条把残存的菌柄、死菇清理干净,让出菇口露出新鲜的培养料。(虽然没图,但我还是爱你们的)
自己在家也是可以种蘑菇的,只是相对工厂来说效率会低一些。
可栽培的食用菌大致可分为两类,分别是草腐菌和木腐菌。草腐菌主要分解纤维素,对木质素的利用能力较差,因此基本上以草料类的基质为栽培原料。这类蘑菇种类比较少,代表作物有双孢蘑菇、草菇和鸡腿菇。但是这一类蘑菇不建议在家种植,因为它们需要的氮素较多,但是含氮素较多的原料一般都很臭(氨的味道),农业上基本都是用鸡屎牛粪之流混合稻草秸秆来栽培。
另一种木腐菌,顾名思义就是可以腐烂木头的真菌,我们平时市面上看到的大部分栽培食用菌都是木腐菌。木腐菌可以分解木质素,并且同时需要木质素和纤维素才能正常生长出菇。如果木质素太少的话就会出现只生长菌丝,不出菇的情况。代表有香菇、平菇、猴头菇等等。这些蘑菇仔野外的时候就是生长在枯萎的木头上,因此最原始的栽培方法就是椴木栽培法,即在木材上接种蘑菇孢子(或者直接取长蘑菇的木材),保持木材湿润,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出菇了。但是这种方法出菇周期长,甚至可能第一年都不能出菇。
目前木腐菌的主流栽培方法是代料栽培法。将秸秆、木屑、麦麸等混合,添加适量无机盐,浸泡吸水后装入袋中进行灭菌。灭菌后在进行人工接种。这种方法栽培效率很高,出菇快。
自己在家的话最简单就是使用椴木栽培,要么就是去淘宝上买接种好的菌袋,还是很方便的。现在卖的不仅有平菇、香菇,还有不太常见的榆黄蘑、红平菇,甚至一些药用的猴头菇和灵芝。感兴趣的话都可以买来尝试。
四大家鱼哪种最好养殖?
被称为四大家鱼的有: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注意:这里没有鲤鱼和鲫鱼,其实这是由于在唐朝的时候,当时的皇室是姓李的,所以鲤鱼是禁止养殖、捕捞和销售的,而民间的渔业者就只能放弃养殖鲤鱼,选择其他的鱼类,这样鲤鱼自然就无缘与“四大家鱼”的名号。而想要知道这四种鱼哪种长得最快,自然是先要了解一下这四种生长习性,其实由于这四大家鱼都是以偏食草性为主,所以这四大家鱼是可以在一个池塘里面混养的。

其次,若食物充足,当年苗种(夏花)白鲢可达500克,鳙鱼400克,草鱼500克,青鱼200克,所以若说长得快,当属草鱼。
所谓的"四大家鱼"就是指:"草鱼、青鱼、鲢鱼和鳙鱼"这四种鱼。这四种鱼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养殖过程中,挑选出来的,适合于我们池塘养殖的优质品种。当然这四种鱼,是我们目前[_a***_]鱼养殖的主要品种,也是我们淡水鱼消费的主要品种。"
四大家鱼"各有各的优点,比如草鱼能利用最廉价的饲料~青草,使我们的养殖成本很低。青鱼则是几种鱼中,肉质最好的一种,因此深受大众喜爱。而鲢鱼和鳙鱼,则能利用水体中的浮游生物,不但可以做到零饲料成本,还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而如果将它们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搭配放养,则能充分利用池塘的各个空间,以及各种***,从而使我们养殖效益最大化等。由此可以看出,这四种鱼在池塘养殖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这是基于传统养殖概念,而形成的结论。事实上,现在养殖已经不太注重,充分发挥池塘的综合效应,这一原则了。比如现在养殖的大多数鱼,包括四大家鱼。基本上都是靠投喂全价人工配合饲料来饲养,这样鱼生长快,产量高。因此,现在人们往往都不太注重利用野生,以及池塘中的天然***了。说白点,现在养的鱼,很少是依靠天然饵料的。而快速、高产量带来的效益,也能取代"充分发挥池塘效益"所带来的效益。
马好养吗?
马还是挺好养的,马长年基本上不会得什么病。
但马也需要驱虫,因为食草难免有***卵的食入,所以在春秋驱两次虫就可以了。
马繁殖力强,一年一窝成活率高。小马驹只要不畸形奶水够吃基本都能成活。
养马成本低,饲养简单,备草料压力小。
而且抗病力强,环境适能力、生存应能力强,杂病少懒人养殖的首选。
所以好多年轻人 都喜骑着马,放牧着大群的骏马英俊潇洒。驰骋在无尽草原的马群场景非常壮观 奔驰的骏马更加震撼。
好养。
马犬性格比较谨慎、机灵、聪明,让马犬看家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而且在你外出之后,马犬一般都是在睡觉或者自己玩玩具,只要每天带它出去运动两小时左右,它可以在家不吵不闹。由于马犬经常作为警卫犬而不是宠物犬,所以可能不一定适合每个家庭,请量力而行。
孔雀好养吗?
只要保证适宜的生长环境,通过正确的方法来养护,孔雀是好养的,现在我国可以养殖的孔雀品种是蓝孔雀,适应能力很强,人工养殖很容易。孔雀的适应能力很强,在我国很多地方都能养,养殖需要较大的地,能有活动的范围,它是属于杂食性的动物,吃的东西很杂,可以吃水果也能吃稻谷、芽苗等,还能吃一些昆虫。
常青树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1、光照
常青树属于亚热带植物,喜欢阳光充足,通风良好,温暖湿润的环境。性耐旱,耐半阴。一般应放置在通风透光处,要有一定的空间湿度,阳光不充足,通风不畅,无一定空间湿度,可使植株发黄、发干,导致病虫害发生,直至死亡。
2、浇水
常青树栽植于盆中,长期不浇水进行水分补充的话,植株就会因缺水而枯萎,因此要及时观察,根据其土壤干湿情况浇水,保持土壤湿度。浇到盆底排水孔有水渗出为止,但不能浇半截水(即上湿下干),浇过一次水之后,等到土面发白,表层土壤干了,就要再浇第二次水,绝不能等盆土全部干了才浇水。炎热季节要经常向叶面或周围环境喷水以降温和增加空气湿度。浇水次数冬、春季要少些,夏、秋季要多些.
3、施肥
常青树不喜肥,每月施10余粒复合肥即可,施肥时注意沿花盆边将肥埋入土中,施肥后立即浇水。肥料的主要成分是氮磷钾。
常青树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1、温度要适宜。常春藤习性较喜欢温暖,生长适温为20℃一25℃,因此最好是放置在室内养护。并且在夏季时要注意空气的流通和温度的适合,在冬季时最低温度要保持在5℃。当然,一般可以保持在10℃。
2、光照度要适度。这样才能保证叶形一致,叶色鲜明。但也要避免强光直射,因为如果强光过多便会引发日灼病。
3、浇水要适量。在生长的季节要见干湿(即是不能让盆土过湿,也不能过干),如果水分过多便会已发烂根落叶。尤其是在冬季的温度是偏低的,所以尤其要控制浇水,只要保持盆土有点湿润便可。
有没有人养过鳝鱼,好不好养?
黄鳝挺好养的,耐死。以前抓过黄鳝,放在家里水缸里,过个2、3天换次水就行了因为不是专业养的,所以没喂食,都不死的,只会变瘦。
我知道黄鳝最喜欢吃蚯蚓了,我爸就是用蚯蚓引食的,另外还会吃写小虾米,小鱼,小螺丝什么的,看你喂哪种方便了用个桶或盆什么的放一点水就够了,泥土什么的都不用,水只要稍稍没过黄鳝,不要太多否者容易缺氧闷死。放个个把星期都完全没问题,注意每天早上换水。
黄鳝适应能力强,耐低氧,对环境要求不十分严格,养殖技术简单易学,成本相对较低,利润较高。黄鳝的养殖经验:
1、选择水质良好,无污染源,外界干扰少的池塘。用毛竹在池塘内搭设支架,将网箱四角固定在支架上。每个网箱内设置一个食台。黄鳝因为有相互残食的习性,所以放养规格要求基本一致,一般为20至50克/尾。
2、黄鳝的放养时间应选择在4月份、5月份,或者8至9月份,以避开5月中旬至7月份的黄鳝性成熟繁殖期。最适合黄鳝生长的温度是摄氏24至28度。
3、投喂要定时,鳝鱼昼伏夜出,在下午6时~8时投饲为宜。投放的饲料要新鲜,不能投放腐霉变质的饲料。饲料投放前应先洗净,每立方水体再用3至5克的食盐浸洗10-2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才能投喂。一般选择淡水小杂鱼,每日投饵数量为网箱内黄鳝总重量的3%-5%。
4、人工饲养时,由于投喂大量饲料,黄鳝排除的粪便容易污染水质,所以要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春季7天~10天换一次水,夏季3天~5天换一次水。网箱还要定期进行消毒,每立方水用10克的漂***化水,全池泼洒。放养后,网箱中可放养适量泥鳅,利用泥鳅上下游窜的习性,起到分流增氧作用,又可消除黄鳝的残饵。在池塘内放养一定量的花白鲢来调节水质。适时清洗网箱,除去过多的杂物和附着藻类,保持网箱内外水体交换畅通。网箱种放置水草、以水葫芦、水花生为好,为黄鳝的生长栖息提供一个良好的场所。移植水花生时最好去根洗净后放在5%的食盐水中浸泡10分钟左右,以防止蚂蝗等有害生物随草带入箱中。
5、黄鳝种苗在入箱前要严格消毒,特别是在黄鳝易发病的7月份~9月份,每20天用1ppm漂***全箱泼洒,发现病鳝及时隔离。发现病害,及时对症下药,尽量减少损失。
6、每年12月,当水温下降至12度以下时,黄鳝的摄食、生长基本停止。此时,将网箱中的黄鳝收捕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