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的开始循环水养殖?
成功的养殖我想有几个标准,平稳的启动,稳定的产出,持续的盈利。换个说法就是,前期投资不犯大错,中间生产没有失误,产出可以售出转化成利润。这三者的比重大概在4:3:3。中间生产涉及到生产***的制定,流程的管理,后期盈利则是水产品的营销以及产业链的整合。我在这里只谈第一部分,也即题目所说,如何正确的开始循环水养殖。
所谓万事开头难。水产养殖比较特殊,不同于鸡舍猪舍,墙倒了可以砌,漏风了可以补,断了电也不至于憋死。而鱼虾天生离不开水,水温波动还有溶氧不足都是致命的。因此倘若前期的设计施工没有做好,对后面生产是后患无穷,即便改动也将付出较之前期几倍的代价。
不同规模、不同地域、不同品种的养殖,启动策略应该是不同的。启动资金50万和500万和5000万的项目,根本不是一个玩法。在山东搞循环水养殖和在广东又不一样。养鱼还是养虾,鲆鲽类还是游泳性,系统的设计和最佳尺寸一定不同。启动规模要根据自身条件,量力而为。
50万的老板可能只想安安稳稳养点鱼赚点钱,那你就做一套100~200立方的小系统,稳妥,资金压力也不大。钱赚多了再考虑上规模。
500万的老板我建议你先上一套标准系统(500~1000m3),一方面这是最佳的投入产出的单位规模,可以先熟悉循环水养殖,培训员工,另一方面运转资金留有余地,即使碰到问题需要额外资金救急也不会捉襟见肘。待一套系统稳定时再上第二套,往往系统也会改进,有些花费根据自身情况可以减免。整个管理操作也磨合的比较好了。
5000万的大老板,哎,你还来这里凑什么热闹呢,当然是走园区性质的喽,种苗、养成、加工***,市场缓冲能力强。产品生产高标准,走欧盟认证、日韩认证园区就好了,到时候产品可内销,可出口,进可攻退可守。
生态种植和养殖循环模式?
第一种: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模式,沼气综合利用,开展沼渣、沼液生态循环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推行“猪-沼-果(菜、粮、桑、林)”等循环模式,形成上联养殖业、下联种植业的生态循环农业新格局;或者将畜粪收集处理和有机肥加工。
第二种:立体复合循环模式,如“桑枝条——黑木耳——水稻”循环模式,这种循环模式是利用修剪下来的桑枝条,磨成粉用作种植黑木耳的营养基,黑木耳生产结束后,菌渣作有机肥还田,培肥地力。实现“桑枝条—黑木耳—水稻”三大产业的良性循环。又可以充分利用冬闲田,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农田利用率,获得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成为桑农、稻农增收的新渠道。
第三种:种养共生生态循环模式,如“鱼藕共生”即“鳅、藕”、“甲鱼、菱”、“ 锦鲤、藕”等生态循环模式是一种在藕田里套养泥鳅、甲鱼等水产品的种养混作模式。泥鳅等吃食后产生的大量排泄物经分解、矿化后作为肥料供莲藕吸收利用,促进莲藕的生长,同时减少了水质恶化对泥鳅的造成的毒害,促使泥鳅健康快速生长。
第四种:以秸秆为纽带的循环模式,秸秆还田模式的推广,能有效实现减少焚烧排放、增加农田肥力的生态循环目标。除此之为,以秸秆为纽带的农业循环模式还有多种,如围绕秸秆饲料、燃料、基料综合利用,构建“秸秆-基料-食用菌”、“秸秆-成型燃料-燃料-农户”、“秸秆-青贮饲料-养殖业”产业链。
循环生态养殖的四种常用方法?
第一种:猪-沼-菜模式
户建一口6-8立方米沼气池,养2头以上的猪,配套1亩左右的露地菜, 猪粪入池,沼肥种菜,以沼渣作底肥, 沼液作追肥,通过沼液叶面喷施来抑虫防病。也可***用“猪-沼-大棚蔬菜”模式: 在0.8亩塑料大棚内建8立方米沼气池,饲养3-5头猪。人畜粪便进入沼气池内,沼气烧饭或为棚内生产照明、升温,为蔬菜生产提供肥源;沼渣、液过管网做 肥料改良土壤;棚内生产基本不施化肥,农药量也大大减少,增产幅度20%-30%,且品质大大提高。由于猪舍沼气池建在日光温室内,猪生长快且节省饲料, 增加了养猪的经济效益。
第二种:猪-沼-果(鱼)模式
户建一口沼气池,年出栏3-5头猪,种1-2亩果树,用沼渣、液作为速效有机肥用于果树追肥,能使果品品质提高1-2个等级,增产幅度可达15%以上,生产 成本下降40%。也可***用“猪-沼-鱼”模式:该模式主要在养鱼户中发展,人畜粪便入池发酵后喂鱼,沼渣作为池塘基肥,沼液作追肥,从而降低饵料成本,减 少鱼塘化肥施用量,控制鱼类疾病。
第三种:“生物链”模式
建一口5-10立方米沼气池,饲养100只鸡、3-5头猪,养3亩水面的鱼,种5亩农田。以沼气为中间环节,连接鸡、猪、鱼和农作物,使之形成封闭生物链循 环系统。具体内容:饲料→养鸡(喂猪)→鸡粪(猪粪尿)进沼气池,沼气作为生活用能,沼液、沼渣喂鱼→鱼塘泥和部分沼渣肥田。这种模式具有多业并举和互补 的特点。
第四种:种-养-加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从事传统农产品加工的农户,如做豆腐、磨粉等。以加工的下脚料(如豆渣、粉渣)喂猪,猪粪入沼池,沼肥用于种植无公害水稻、蔬菜等;沼气用于烧饭、加工、照明。